好妈妈,这个时代最急缺的人才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我曾经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早教知识和孩子的吃穿用度。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当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被拔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的网络和物流也让孩子成了世界宝宝,可以随时用到来自各国的最优产品。我身边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我也这么认为,当我给孩子买很贵的用品和玩具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是个很不错的妈妈,顶着生活压力给孩子提供了我所能给的全部。但是,仔细一想又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们这么重视幼儿教育,那为什么这个时代多的是工匠,而非大师?多的是明星,而非恒星?多的是巨富,而非贵族?我们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最贵的玩具,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叛逆、孤独、偏激、不快乐的孩子?而在古代,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甚至在战乱动荡时期,我们这个国家还是大师辈出、群星闪耀?经过长时间的反省和思辨,我发现这个问题产生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妈妈的缺位。
  02
  最大的缺位妈妈群体,就是留守儿童的妈妈。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万的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严重缺失父母亲情、经济条件不佳、无有效管束的环境中孤独散漫地成长,这些让人心疼的孩子,如果凭自己的本性和造化走上正路,开创幸福人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我知道,即使能实现这个最好的结局,他们内心的那个巨大漏洞,也是永远填补不上的。
  排名第二的,是职场妈妈。很多妈妈三个月产假一过就奔赴职场前线,把孩子丢给后方老人或者保姆照顾。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没有后顾之忧,很多人早早就给孩子断奶。比留守儿童妈妈强一点的是,她们会每天或者每周回家陪陪孩子。但是扣掉做家务、玩手机、休息的时间,实际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排名第三位的,是不懂得正确陪伴方式的妈妈,这些妈妈可能是全职妈妈,看似为了孩子牺牲了职业前途,终日围着孩子操劳,但是要么不懂得科学早教知识陪伴质量不高,要么太迷信各类早教言论用力过猛。这些妈妈会成为孩子的保姆、陪读、导师、教练……就是没有成为妈妈。
  当然,我说这些并非指责,只是提醒。
  首先是提醒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有足够的重视。曾经看到一种说法:日本人的孩子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亲自带,中国人的孩子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老人和保姆带,这样长期下去,中国的国民素质和经济水平跟日本会越差越多,深以为然。中国的妈妈,在成为合格妈妈的路上有太多阻碍、太多不利因素。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性别歧视、生育歧视、哺乳歧视……哪一个阻力不是靠自己拼了命去推开?哪一个问题不是靠自己的血和泪去解决?当然,希望社会、企业和家庭可以多给妈妈们一点理解和支持,这不仅是关系家庭稳定和谐、孩子健康成长的小事,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其次是提醒妈妈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重视亲子时间,提高陪伴质量。在大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变之前,我们还是可以努力不成为第三种缺位妈妈的。
  03
  什么是正确的陪伴方式?
  职场妈妈们要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陪伴孩子。
  不管是两个小时还是20分钟,不管是早起时印在孩子额头的吻还是下班时给孩子的一个大大拥抱,只要你有心,你总能找到向孩子表达爱意的机会。同时请尽量给孩子一些没有电视和手机等干扰物的全身心陪伴。那种心不在焉、不在状态的陪伴比你缺席还要伤害孩子的感情,想想你约会时对方频繁玩手机的感受吧。
  不必24小时亦步亦趋紧盯孩子的一举一动。
  跟职场妈妈比起来,全职妈妈有很多的时间跟孩子相处,但是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使再小再依赖你的孩子,他也需要有发呆、安静、自娱自乐的时间。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放上他喜欢的书和玩具,让他每天有一段时间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支配。
  不要将孩子隔绝在正常生活之外。
  有些妈妈认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是苦役,不仅自己做起来怨声载道,还因为心疼孩子而拒绝孩子参与,只要求他去一边看书看早教动画,觉得那才是“正事”。其实在孩子眼里,生活里的内容远比动画片里的丰富有趣,让他看到一个唱着歌带着微笑做家务的妈妈吧。同时也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居高临下地替孩子安排生活。
  不要因为你是钢琴天才,或者你觉得学钢琴高端,就安排孩子一定要走这条路;不要因为你买得起最贵最好的玩具,就不允许孩子对泥土和蚂蚁感兴趣;不要把你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也不要嘲笑孩子努力的方向。
  在幼教理念上不要盲目跟风。
  我们学习幼教知识,不是为了一股脑地用在孩子身上,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我们思考和研究更符合自己孩子的办法。且不说现在很多早教知识真假难辨,就算是再科学的知识也是纸上谈兵,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到千差万别的孩子身上。有个妈妈盲目相信“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在孩子摔倒和遇到困难的时候从不施以援手,最后孩子在幼儿园挨了打受了伤也不会跟妈妈说,因为在孩子的概念里,跟妈妈说了也没用,她不会帮自己的,孩子的心里多么悲哀啊。
  做好自己比管好孩子重要。
  你希望孩子爱看书吗,那请你一有时间就坐在书桌前阅读;你希望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吗,那你就不要闯红灯;你希望孩子积极乐观吗,那请你面对生活的磨难不要轻易抱怨;你希望孩子学会担当和负责吗,那请你做错了事也向孩子郑重道歉。你的言行举止、你的生活态度不仅直接塑造孩子的品行,更将永远影响孩子的一生。
  04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古代那些伟大人物的母亲,她们大多足不出户甚至目不识丁,她们没有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没有高精尖的教育器材,没有各种用途的启智玩具,为什么却能教育出千古流芳、成就卓著的人物?
  我得出的结论是:教育这个东西,无论形式如何变,核心的东西永远是不变的。我们往往趋之若鹜去追求最昂贵最华丽的形式,而忽略了最核心最重要的東西。“三迁择邻”“断机教子”“陶母教子”“岳母刺字”……在这些历史故事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位平凡到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母亲。她们眉眼温柔、语气平和,但又颇有主见、意志坚定;她们吃苦耐劳、勤勉持家,但又明辨是非、深明大义。可以说,正是她们的言行举止,塑造了灿若星河的华夏历史,正是她们的柔弱臂膀,托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其他文献
信息爆炸年代,帮你选择最需要知道的新闻、最有见地的评论。您忙您的!  News1. 厌恶谷歌,苹果宁愿与微软合作  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很有可能选择微软必应(Bing)作为iPhone的上网默认搜索引擎。该媒体提出了四大原因,其中之一竟然是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厌恶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造成苹果宁愿选择多年死敌微软的产品。  小编点评:以前似
飞行检查最初应用在体育竞赛领域,是指在非比赛期间进行的、不事先通知的突击性兴奋剂抽查,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被监督对象最为真实的情况。这一检查形式大大强化了运动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