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说课稿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是一节很重要的实验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我上这节课的前后过程。
  一、 内容选取
  本实验选自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可以体验到酶催化具有高效性,掌握设计对照实验要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的方法,可以为以后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对催化剂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酶的相关知识了解的较少,对于对照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不熟悉。通过这节实验的学习与操作,学生将会对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初步掌握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技能将有大幅提升。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设计、操作对照组实验。
  技能目标:学会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能科学控制自变量,有效观察和分析因变量。
  情感目标:学会科学评价自己的方案和别人的方案。
  四、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操作动机,实验操作过程能让学生熟悉实验设计,并能尝试进行实验改良设计,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来深化科学探究思维,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实验原理和目的
  实验原理:
  1、 H2O2 → H2O O2↑
  2、 溫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3、 氧气产生的速度可以代表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设计、操作对照组实验。
  2、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
  3、学会观察因变量的方法,并能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强调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这样操作后会有什么预期的现象,在操作过程就不会不知所措,不敢轻易动手,也可以随时评价自己操作的得失。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操作一:温度的影响
  按课本要求操作,观察气泡产生情况。提出问题,这一现象说明什么,在细胞内,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度吗,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有什么条件可以加快反应速度呢?
  实验操作二:催化剂的影响
  按课本要求操作,观察气泡产生情况。随后提出问题,3号试管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与1号试管比较有大量气泡产生,这说明什么?3号试管与4号试管相比,哪支试管的气体释放速度快,这说明什么?最后强调这就是酶的高效性。
  对比两个实验操作过程,得出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
  1)有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我们将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如过氧化氢浓度、用量,不同温度,催化剂的种类等。
  2)有一些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之为自变量,如第一组实验中的温度,第二组中的催化剂种类。
  3)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第一组、第二组实验中的因变量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具体用氧气释放速度来表示,为了更进一步证明氧气释放的快慢,又用卫生香的复燃来证明。
  强调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单一变量,等量对照。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并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过程中发现:条件不同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不同,氧气气泡释放速度和大小也不相同,卫生香复燃的程度也不一样,有些同学在加过氧化氢酶的试管中因为有大量泡沫产生,甚至会溢出试管,无法做卫生香复燃验证的操作。气泡大小的不同,卫生香复燃情况不佳,都不好判断氧气的释放速度,有无其他方法,让操作简单、判断氧气的释放速度现象却明显呢?
  (三)实验设计与验证
  用气球作为收集气体的工具,气球膨胀的情况能说明氧气释放的速度吗?学生开始设计并讨论新的氧气释放速度检测方法。
  实验方案:
  学生按照设计的方案实施,迅速将气球套在试管上就能够收集到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并且气球的膨胀的快慢就可以说明氧气释放速度的大小,很快就看到了实验现象。
  结果分析:
  加完试剂,很快可以看到气球的变化,刚开始气球都是瘪的,很快加入肝脏研磨液的2号试管上的气球明显涨起来,最后反应结束后两个气球都鼓起,并且气球膨胀的程度基本相同。
  结论:
  1)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
  2)酶只改变到达反应终点的时间,并不能改变产物的量,可以用下图表示:
  (四)填写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根据实验操作情况填写实验报告,在填写实验报告时,学生会评价自己在实验过程的得失,将自己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学习借鉴。
  六、评价与反思
  这节实验课增加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加强了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酶在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学会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预期完成实验操作,但少数学生还不能按照对照实验的操作要求控制好变量,实验现象和预期不一样,应该注意的事项没有注意到,例如,过过氧化氢有腐蚀性,应该用滴管取,两个试管中的试剂用量是一样的等方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单一变量等量对照的思维还要加强训练。
  (作者单位:西安市鄠邑区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音乐在初中总课程中所占的课时不是很多,同时也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因此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但是实际上,初中音乐对于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音乐课堂相对于其他的课程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天赋,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和学
素来以速度和财富著称的深圳,如今却发觉速度与财富的结合令它眩晕:这个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诞生着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同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让更多的人远离住房梦想。    癫狂的深圳楼市    18个月以来,深圳经历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房价狂飙:平均房价从2005年的7000元/平方米上涨到接近16000元/平方米,仅今年头6个月,房价就上涨了50%。   2006年底,观澜高尔夫推出160多套别
马良,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上海和北京设立自己的工作室,从事广告影片和视频短片的导演。2004年被《中国广告导报》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导演之一,2005年《外滩画报》推介为上海时尚权力100人之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内容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下对化学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高中化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保证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原电池”教学为例,对基于实际问题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推进化学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核心素养原电池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充分体现了化学课程
【内容摘要】在全方位提升高中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当转变思想,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尝试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建立更加有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与学生的成绩提升具有重要的关联,因此若要全方位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就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点研
【内容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事业的连续发展和贯彻,在初中的物理教学方面更着重于学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上。物理学科的特点在于以实验为根本,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利用多媒体形式的优势在于立体生动、形象可塑性强以及空间、时间上无限制,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上融入新鲜血液,激起了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探究其物质规律上以及学习物理知识上的热爱,有助于教学的品质提高和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将合作学习更好地运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成为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初中物理教学经验,针对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不断实施,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初中物
【内容摘要】武都区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上游,秦巴山系结合部,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武都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既有华夏民族大文化的同源性,又有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庙会文化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在特定日期、在寺庙内及其附近举办的集市活动,故称“庙会”。由于庙会融宗教、艺术、民俗、经贸和游乐等活动为一体,所以说至今仍是部分地区民众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庙会文化走进第二课堂,不仅有力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核心是吸收和表达。学科综合素养的培养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关注经验的生成,在活动训练中完成。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兴趣,训练能力的过程。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艺术“是用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感直接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
【内容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给学生科学的地理阅读方法,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有效的地理阅读在地理学习中作用重大,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有效使用地理阅读方法,突破制约地理学习的“瓶颈”,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理阅读方法  在初中所有学科中,地理学科比较抽象,并且知识的涵盖面和综合性很强,对于一些专业的词汇、语句、原理、图例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