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中,教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免学生进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错误。随着阅读技巧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关键词:快读;跳读;精读;综合分析;阅读技巧;阅读习惯
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耐心地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灵活运用。换言之,就是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点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阅读方法
1.快读
即快速阅读短文,其目的在于了解短文的大意。快读时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遇到个别生词及难句,不要被吓倒,应大致扫过,只求对全文有个总体了解。在快读时要特别注意找出主题句。
2.跳读
即根据问题信息有选择地阅读短文中的某些段落或某些句子。目的在于加强阅读的针对性、节约阅读时间和提高阅读效率。跳读法尤其适合针对短文后的练习题,带着问题阅读,即带着问题跳读,以求找到答题依据。
3.精读
即认真仔细地阅读短文,目的在于弄清短文的各个细节,从而把握文章的细节内容,判断推测短文的言外之意或对文中的内容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精读时如果碰到生词,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测。
4.综合分析
把整篇短文读完后,根据短文后所设置的练习,然后再回到原文中找到与练习有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就是重点句。将这个重点句进行“前引后联”,综合分析,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二、阅读技巧
1.Search the topic sentence.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做subject sentence.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句首;有些主题句出现在段尾。
2.The reading method of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 an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每篇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会在首段里陈述他的写作意图,也可能会在末段里对整个章节做出总结。因此,应十分重视首末段落。
3.Search type reading, skipping.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竖视阅读,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再进行快速阅读。
4.Correct judgment and comprehension.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态度。
三、常见的阅读误区
1.多次反复阅读
大部分人拿到一篇文章总是习惯从头到尾地读,碰到第一遍没读懂的句子总是返回重新对该句的字、词、句子结构加以辨析、分析,这样脑中已处理过的信息会因缺乏连贯性而中断。我们知道,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要使短期记忆的信息转化为长期信息,就要重视阅读速度和效率,把信息单位扩大。
2.依赖词典阅读
有些人在阅读时词典不离手,一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词典,然后将查到的词义记下来,再接着往下读。这样会使我们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也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影响对文章信息的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应该是对文章中少数不能理解其意思的生词暂时存疑,在下文的阅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内容对其含义进行猜测。
3.阅读方法单一
千篇一律的从头到尾的阅读方法不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体验,如果文章是我们感兴趣的,那么注意力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否则注意力就很难维持。根据“瓶颈”理论,人们一次所能注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能的。把文章从头读到尾只能导致学生对阅读材料失去兴趣,同时为了捕捉第一遍无法记忆的信息而进行的二次阅读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注意力不集中
当然,还有人会在阅读时不自觉地开始一些小动作,比如用笔或手指指着文章的每一行左右移动,边看边读出声,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逐字翻译,或者没有耐心、一目十行,还有我们上面提到的反复回头阅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凭我们的母语习惯,我们知道,正确的无声阅读比说话几乎要快一倍,用手指或笔指着逐字阅读也与我们眼睛移动的速度不一致,这样的习惯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本来一次可以看2~3个单词,却因为这些小动作,大大降低了我们的阅读速度。
总之,阅读中,教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免学生进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实际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抓住篇章的主要内容,捕捉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和构词法理解生僻词汇;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而不是逐字翻译。随着阅读技巧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作者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中学)
关键词:快读;跳读;精读;综合分析;阅读技巧;阅读习惯
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耐心地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灵活运用。换言之,就是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表达。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点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阅读方法
1.快读
即快速阅读短文,其目的在于了解短文的大意。快读时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遇到个别生词及难句,不要被吓倒,应大致扫过,只求对全文有个总体了解。在快读时要特别注意找出主题句。
2.跳读
即根据问题信息有选择地阅读短文中的某些段落或某些句子。目的在于加强阅读的针对性、节约阅读时间和提高阅读效率。跳读法尤其适合针对短文后的练习题,带着问题阅读,即带着问题跳读,以求找到答题依据。
3.精读
即认真仔细地阅读短文,目的在于弄清短文的各个细节,从而把握文章的细节内容,判断推测短文的言外之意或对文中的内容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精读时如果碰到生词,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测。
4.综合分析
把整篇短文读完后,根据短文后所设置的练习,然后再回到原文中找到与练习有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就是重点句。将这个重点句进行“前引后联”,综合分析,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二、阅读技巧
1.Search the topic sentence.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做subject sentence.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句首;有些主题句出现在段尾。
2.The reading method of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 an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每篇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会在首段里陈述他的写作意图,也可能会在末段里对整个章节做出总结。因此,应十分重视首末段落。
3.Search type reading, skipping.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竖视阅读,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再进行快速阅读。
4.Correct judgment and comprehension.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还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引用例证、人物的对话及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态度。
三、常见的阅读误区
1.多次反复阅读
大部分人拿到一篇文章总是习惯从头到尾地读,碰到第一遍没读懂的句子总是返回重新对该句的字、词、句子结构加以辨析、分析,这样脑中已处理过的信息会因缺乏连贯性而中断。我们知道,人的短期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要使短期记忆的信息转化为长期信息,就要重视阅读速度和效率,把信息单位扩大。
2.依赖词典阅读
有些人在阅读时词典不离手,一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就去查词典,然后将查到的词义记下来,再接着往下读。这样会使我们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也破坏了阅读的连贯性,影响对文章信息的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应该是对文章中少数不能理解其意思的生词暂时存疑,在下文的阅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内容对其含义进行猜测。
3.阅读方法单一
千篇一律的从头到尾的阅读方法不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体验,如果文章是我们感兴趣的,那么注意力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否则注意力就很难维持。根据“瓶颈”理论,人们一次所能注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记忆所有的信息是不可能的。把文章从头读到尾只能导致学生对阅读材料失去兴趣,同时为了捕捉第一遍无法记忆的信息而进行的二次阅读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4.注意力不集中
当然,还有人会在阅读时不自觉地开始一些小动作,比如用笔或手指指着文章的每一行左右移动,边看边读出声,一边读一边在头脑里逐字翻译,或者没有耐心、一目十行,还有我们上面提到的反复回头阅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凭我们的母语习惯,我们知道,正确的无声阅读比说话几乎要快一倍,用手指或笔指着逐字阅读也与我们眼睛移动的速度不一致,这样的习惯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本来一次可以看2~3个单词,却因为这些小动作,大大降低了我们的阅读速度。
总之,阅读中,教师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免学生进入误区,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实际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抓住篇章的主要内容,捕捉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和构词法理解生僻词汇;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而不是逐字翻译。随着阅读技巧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
(作者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