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从一开始,英雄联盟就是注定要走不同的路。
接下来的几年,英雄联盟可以说是中国高校内最受欢迎的游戏,在手游还未异军突起之前,大概不用加上“之一”。即使自己不玩,即使身边的室友和相识的同学都不玩,也会无意间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听见“撸啊撸”。何况,那几年也是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几年,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总会看到“LOL”,可能看过并不放在心上,但终究避无可避。
阿云、CC和善宇就是避不开它的人。当他们开始看英雄联盟的比赛,会和早已在此的观众一样,聚焦输赢。洛伊丝和小冬则是看过并不放在心上的人,有了契机才把它放在心上。她们清楚自己想要看什么,正是因为有她们想要看到的东西,她们才会选择英雄联盟的比赛,而不是其他。所谓的其他,不仅是其他的电竞项目,还指其他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小说、影视综艺等等。
接受采访的八个人,年龄不一,身份各异,经历迥然,除了他们都与英雄联盟产生联系,我很难找到他们的明显共性。恰恰由于他们没有共性,说明这里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带来越来越多的情绪,也就会有更多的矛盾与冲突。
通过这八个人,通过他们经历的矛盾与冲突,能够发现逐渐清晰的趋势。从第三方赛事的式微到官方赛事的崛起,再到现在主客场与联盟化,这是电竞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公认2018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电竞从未产生如此大的声量,但会发现这样的声量并不是依托于亚运会,而是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本身。除了电竞的发展趋势,还有另外一种趋势,全华班也好,嗑CP也罢,其实都是一些社会环境变化的映射。
我会说,英雄联盟也存在不小的偏差,离开了以往电竞的确定角度,走出了流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