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学生,自由飞翔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教师应使自己胸怀宽广。”这句话,我觉得尤其适合班主任。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而班主任则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现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和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的发挥。
  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不同于一般任课教师。班主任往往能够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甚至影响他们的个人品质,这个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
  学生是正在学习成长的个体。无论是在智力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他们都还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问题,他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班主任在处理各种事件时,可以采用宽容教育。
  什么是宽容?《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宽容的定义是: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在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度,不计较或不追究。
  一、面对学生的错误,要耐心引导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停犯错。老师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错误所在,自己纠正这个错误。有一次,新学期刚开始,班上一位成绩中等的男同学小张竟然频频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不完成作业。以往,以他的成绩,及时完成作业是没有问题的。这次,连续几天,各门功课都没完成,实在有些反常。我和他聊天,想知道原因。但是,这个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他说得不多,大意是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听着他的描述,我觉得他没有说实话。在没弄清原因前,我觉得不能盲目批评他。之后,我与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问了问最近他的思想动态。他的母亲告诉我,在学期开始前,他一直要求回老家就读。不愿意留在父母身边读书,觉得在老家无人约束比较自由。因此,他现在故意不完成作业,完全是在和父母对抗。知道原因后,我再次找他聊,这时,我聊的内容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他在反思之后,开始和以前一样认真做作业。我想,他之前故意不完成作业,暗暗和自己的父母赌气,自己内心一定不好受。老师在此时对他进行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面对学生的缺点,要包容接纳
  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大多数人的智商相差不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个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有差异的。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成绩却总是不够理想。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更加要有耐心,能够包容接纳他们。比如我班小吴同学,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别的同学要弱一些,课上回答问题时,经常因为紧张而有些结巴。但是,我发现他对于老师布置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都十分认真地完成。一些知识点和文章的背诵、单词的默写,他要花费比其他学生更多的时间,但是绝对会完成任务。所以,对于小吴同学,我总是及时帮助他。当他在课堂上回答错误时,阻止同学们对于他的哄笑,耐心地提示。当他背诵很紧张时,给予他鼓励,让他能平静下来。孔子说:“有教无类。”班主任不能用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厚此薄彼。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样的。对于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一些好的表现,班主任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学生感受到的这种精神上的重视与关怀,有时将会是一辈子的美好回忆。宽容的班主任会带给学生足够的精神抚慰,使他们感到师者可亲。
  三、面对学生的顶撞,要静心反思
  初中班主任面对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他们敏感、冲动,需要被肯定。有时候,一点点批评就会让他们像刺猬一样竖起鬃毛。小李同学特别敏感,有一次,考完试,我在分析试卷。在讲到一道题时,我请小李同学回答。在我的心理定位中,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所以当他回答错误时,我有些生气,当场批评了他。等我面朝黑板书写时,突然听到很大的叩击课桌的声音。回头一看,正是小李同学在猛拍桌面,而且把自己的试卷揉成一团。这是一种明显的对抗,他在发泄。下课铃响,我忍住怒火,把他叫到走廊上。我想,应该是他当众受到批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先说:“小李同学,你没回答出问题,老师批评你,你是不是和老师生气了?”他低声说是在对自己生气,不该考这么差。虽然很明显,他是在找借口,但是我不计较。学生如果已经在找借口,说明他已经为当时课堂上的表现后悔了。这时再揪着不放,就容易和学生形成对立。
  对学生多一分宽容。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犯错,更需要我们的宽容。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注意适度严格、相对宽容地处理问题。班主任对学生的宽容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情感交流。
  班主任的宽容有时远远胜过批评和责骂。可以说,宽容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我们要克制情绪,面对敢于顶撞的学生和犯错的学生,要心平气和,耐心疏导,并帮助他们。在面对各有特点、童心未泯的孩子们时,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多一分宽容,他们便多一点自由飞翔的空间。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奇迹。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文章就如何让初中生在音乐课堂“动”起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音乐课堂 “动” 兴趣  初中阶段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很特别的。这个年龄的我们时而迷茫,时而疯狂,但是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害羞,表现为虽然很想表现自己,但是碍于面子不敢表现自己,很想把我们最美的、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又害怕万一别人笑话怎么办?万一别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美术欣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是美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认识。  1.美术欣赏要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
景观格局对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等生态学过程影响显著。森林病虫害流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生态学过程,也是常见的干扰形式。为了探究区域生境差异对病虫害发生及扩散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可以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和行为变化。课堂心理环境即社会环境或精神环境,它是由学校的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关系等环境因素构成的一种无形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古,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的环境会影响人的行为。  对于课堂环境中外在的客观环境,学者关注已久,也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学生内在心理环境的研究也应引起学者们和教师们的关注。学生心理环境的状况会决定师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