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邵华的爱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位女将军
  更是一位特殊的妻子
  作为毛泽东的儿媳妇
  她43年来操持着领袖后代的家庭生活
  在伟人的光环下
  她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体验
  在照顾丈夫和培养儿子的同时
  她又有着自己怎样特殊的追求
  今天,走入面对面的邵华
  为您讲述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充满跌宕和传奇的人生
  
  邵华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祖籍湖南常德石门县。父亲陈振亚是参加平江起义的老红军,母亲张文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数不多的女党员之一。
  1939年,组织上决定让邵华父亲去苏联医治长征途中受伤的左腿。在路经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当地军阀盛世才将他一家及在新疆工作的160多名共产党员,一起关进了监狱。邵华的父亲在狱中被迫害致死,她把悲痛深深埋在心里,同大一些的孩子,与长辈一起在狱中粉碎了敌人企图分化瓦解我们队伍的阴谋,并参加了绝食斗争。4年监狱生活,他们同父辈一样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愧为“小八路”的光荣称号。
  1946年重庆谈判后,在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营救下,敌人被迫释放了这批政治犯,邵华和母亲张文秋一起回到了延安。从此,她就跟随革命队伍南北转战。从延安到太行山,又从西柏坡到北京。在解放战争的征途上,土改时,她当过小宣传员;在太行山区,她扭过秧歌,演过话剧;在河北平山县,她演过“兄妹开荒”和“血泪仇”;她在马背上、在硝烟中度过了少年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1949年邵华进入育英小学学习,以品学兼优的成绩,被保送进师大女附中学习。1959年,邵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寒假,毛主席的亲家母张文秋到大连疗养,她带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的二女儿邵华一块儿到南山宾馆看望正在大连养病的毛岸青,令人惊喜的是,这对年轻人竟一见钟情。先是哥哥岸英和邵华的姐姐思齐成为夫妻,后是弟弟岸青和思齐的妹妹邵华结为伉俪,于是毛泽东二子和张文秋二女的婚姻便成了一段佳话。
  邵华从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1954年,她创作的诗歌《黄继光》、散文《节日的夜晚》等作品便在《少年文艺》上发表。走上工作岗位后,她相继发表了一些传记作品,而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邵华尤以《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等名篇享誉文坛,该文发表后,曾在多家报刊相继转载、电台播放,被收入中学教材中,在广大读者和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革命后代和毛主席亲属,为了追随伟人足迹,缅怀伟人精神,宣传伟人思想,纪念革命先烈,邵华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她主编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丛书》等多部纪念毛泽东的图书以及《杨开慧》画册等纪念杨开慧的图书,获得中国图书奖等奖项,被《中华英才》评为全国十大巾帼英才。
  为了弘扬英烈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邵华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军民重走长征路,组织了“毛泽东诗词交响音乐会”等大型活动,摄制了电影《杨开慧》、电视专题片《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电视剧《寻觅骄杨》,出版《我的祖国》摄影集,并先后在上海、深圳、澳门等十几个省市特区成功地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览。1999年,策划主编了大型画册《伟人瓷韵》;出版发行了摄影作品集《海之南》、《百花争妍》、《菊影九九》、《荷——暗香浮溢》、《邵华将军舞蹈摄影艺术》画册。
  
  执掌摄影界帅印的第一位女主席
  
  从1991年至今,邵华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军事科学院正军职少将,原百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多年来,邵华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她关注国家大事,心系人民所思所想,尽心竭力反映民情民意。她每年都要抽出很多时间深入部队、农村、学校,特别是不辞辛苦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中调查访问,了解群众疾苦,倾听人民心声,
  为政协提交的数十个提案中,许多提案被中央和有关决策部门采纳。邵华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她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心系百姓的情怀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欢迎。
  2002年,邵华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成为执掌中国摄影界帅印的第一位女主席。担任上述职务,一方面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抓协会的工作,组织摄影家到各地采风等活动,另一方面,自己作为专业摄影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创作时间,这就意味着邵华日常的工作几乎是满负荷的,有时候甚至是超负荷的。然而,成就和成功来之不易,邵华在摄影艺术创作道路上的投入、执著和艰辛,知情者无不为之惊叹和动容。十几年来,邵华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镜头录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常年远离城市,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日行戈壁八百里,夜守荒漠等日出;住小帐篷,吃农家饭;啃冷馒头,喝矿泉水;和年轻人一起倒时差,天未明就在野外蹲守日出,等等。邵华心脏不太好,但60岁时却登上云南海拔4500多米的玉龙雪山冰川进行拍摄;在湘西北的张家界天子山创作时,为了选择最佳拍摄角度,邵华毅然乘坐没有安全护栏的、四面透空的索道检修车,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拍摄,旁观者都十分惊讶,替她的安全捏着一把冷汗。更有甚者,1998年,在哈尔滨创作时,邵华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要乘坐“直-9”直升机升空航拍,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卸下直升机舱门,用军用背包带将她拦腰绑在舱门口,冒着危险,顶着迎面呼啸的狂风,邵华从机舱门口探出身去拍摄了五大连池、火山口全貌;此后,邵华一发不可收拾,又航拍了镜泊湖全貌,在新疆又航拍了以硫磺沟为主的美丽景色。
  邵华和摄影家协会的同志们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把摄协的工作目标定得更高、更远,关注环保建设,走向国际论坛,发表演讲。邵华呕心沥血甚至舍生忘死的艺术追求,不仅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珍贵的摄影艺术精品,更重要的是她为中国摄影人、为我们大家留下了一种风范、一种楷模和一种精神,令人感佩。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些年来,“学习进阶”理论在国际教育界一直被热切关注和研究,我国的教学界也在关注这个理论。但是想要把“学习进阶”理论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物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物质结构和物质相互作用,物理也十分重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同时物理学科和生活息息相关。而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十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