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来自实践性教学环节。该文阐述了如何使实验室全方位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及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观点,探讨了工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必须紧跟世界前沿新的技术,与时俱进,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及合理的改革措施及一流的管理,就高校实验室采取的改革与创新思路和取得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80-2
一、深化工科实验室体制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科研水平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
(一)工科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工科实验室在高校里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它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和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工科实验室不仅应具有实验教学和科技开发、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项任务,还应具有与世界先进技术配套的大型实验设备和优秀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及其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工科实验室的作用:具有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基本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的作用;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技术服务的作用;是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重要基地。
(二)调整和优化工科实验室体制,提升其应有的功能
工科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设备投资效益,实验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是物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
1.确定优化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的原则
在现有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优化高校实验室资源配备的原则:
(1)学生达到实验技能的系统性、科学创新性训练的原则;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新的发现并会综合运用的原则;
(3)提高学生认识本专业世界前沿技术的原则;
(4)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科研项目和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相配合的原则。
2.构建高校工科实验室的独立教学体制
强化开拓创新的工作意识,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要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在教学、科研及创新人才培养上得以充分利用,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
(1)建立综合性开放实验室
为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应打破原来依附于系的实验室旧模式,建立学院综合实验室的新模式。针对旧实验体系内容孤立、分散等缺点将实验室进行科学设计、合理整合,结合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综合性开放实验室。可促进了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发展。
(2)利用新的科技成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是创新的载体,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取得的科技成果,结合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的实验平台,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综合实验,积极为科研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服务。
(3)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不同阶段的实验教学任务,对实验教学课程结构实施优化,按新技术要求更新实验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世界科技发展相适应,与生产和工程技术实际相衔接。开发增设一些综合性强、反映最新世界科技发展的实验项目,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础实验项目。
(4)提高教师的实验技术水平
为了使教师能在教学中将新知识、新技术尽多地传授给学生,在重视优秀专业实验技术人员引进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实验系列人员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实验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在工作量、评职称、晋级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
(5)集约管理、资源共享
建设实验技术中心,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到既能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求,又能有效地维护实验设备安全完好。将各实验室所拥有的实验设备在网上公布,详细介绍实验设备的性能、配置和应用范围,方便使用者在网上预约,极大的方便院内、校内甚至校际间的信息沟通和实验设备的专管公用、资源共享或实施有偿服务。
(6)加大计算机在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实际操作过程及结果的新型实验手段。我院率先在相关的专业课实验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这一新型实验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仿真实验能直观、形象、生动、立体式的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验证其分析理论,有效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3.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和科研所等机构,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根据高校多学科和人才集聚的特点,采取多方筹措资金的方法,组建设备先进、队伍结构合理的科研机构,发展实验体制改革的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一方面发展高新技术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类科研项目,更新实验设备,增强实验室的自身活力和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学术水平,也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实验技术平台。更好的贴近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使高校教学直接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每年聘请国外知名汽车专家和学者来院为师生做汽车世界前沿技术讲座,同时与IBM、西门子、UGS、上汽集团、一汽大柴、长安汽车等国内知名公司共建了研发中心,为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组建了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吉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强化实验教学全程管理,培养
学生养成务实的学风和创新能力
(一)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实验室应注重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及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的公示,实行严格的设备管理。对实验设备在使用前、使用过程中、使用结束后的性能状况及时登记,做到责任到人,不仅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素质,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室,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开放不仅可以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而且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可使更多的在校学生受益。为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性人才提供最优化的实践环境和学习空间,汽车工程学院有计划地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各种设计大赛,通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与应变能力,努力实现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院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学生汽车设计竞赛奖励,很多学生通过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被保送研究生。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培养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我院十分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与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大型企业地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有不同年级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教学实习或毕业论文等活动,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毕业设计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是实现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文献综述能力、设计及计算能力、外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而且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工作作风和综合素质。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学习期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我院一直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要求选题必须有创新精神、论文必须有实验数据,严格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环节,同时通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极大提高。学院代表吉林大学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冠军。在人才市场上,学生备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学生就业率一致高居学校榜首,毕业生不仅遍布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及国内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而且也遍及美国、日本、欧洲等著名公司及研究机构。
三、结束语
我校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和谐荣校”的办学理念。对深化实验教学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培养和尊重学生科技创新的个性发展,真正把实验室建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基地。
【作者简介】徐泽: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科研办公室。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践教学;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80-2
一、深化工科实验室体制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科研水平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
(一)工科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工科实验室在高校里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它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和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工科实验室不仅应具有实验教学和科技开发、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等项任务,还应具有与世界先进技术配套的大型实验设备和优秀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及其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工科实验室的作用:具有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及基本技能训练促进学生科技创新的作用;具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技术服务的作用;是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重要基地。
(二)调整和优化工科实验室体制,提升其应有的功能
工科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合理配置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设备投资效益,实验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是物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实验室建设的目标是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
1.确定优化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的原则
在现有实验教学的基础上,优化高校实验室资源配备的原则:
(1)学生达到实验技能的系统性、科学创新性训练的原则;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新的发现并会综合运用的原则;
(3)提高学生认识本专业世界前沿技术的原则;
(4)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科研项目和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相配合的原则。
2.构建高校工科实验室的独立教学体制
强化开拓创新的工作意识,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要使有限的实验室资源在教学、科研及创新人才培养上得以充分利用,必须对现有的实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
(1)建立综合性开放实验室
为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应打破原来依附于系的实验室旧模式,建立学院综合实验室的新模式。针对旧实验体系内容孤立、分散等缺点将实验室进行科学设计、合理整合,结合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综合性开放实验室。可促进了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发展。
(2)利用新的科技成果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实验是创新的载体,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取得的科技成果,结合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的实验平台,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的综合实验,积极为科研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服务。
(3)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不同阶段的实验教学任务,对实验教学课程结构实施优化,按新技术要求更新实验内容,使教学内容与世界科技发展相适应,与生产和工程技术实际相衔接。开发增设一些综合性强、反映最新世界科技发展的实验项目,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础实验项目。
(4)提高教师的实验技术水平
为了使教师能在教学中将新知识、新技术尽多地传授给学生,在重视优秀专业实验技术人员引进的前提下,还必须提高实验系列人员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实验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在工作量、评职称、晋级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
(5)集约管理、资源共享
建设实验技术中心,制定合理的措施,做到既能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求,又能有效地维护实验设备安全完好。将各实验室所拥有的实验设备在网上公布,详细介绍实验设备的性能、配置和应用范围,方便使用者在网上预约,极大的方便院内、校内甚至校际间的信息沟通和实验设备的专管公用、资源共享或实施有偿服务。
(6)加大计算机在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仿真实验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实际操作过程及结果的新型实验手段。我院率先在相关的专业课实验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这一新型实验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仿真实验能直观、形象、生动、立体式的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验证其分析理论,有效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3.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和科研所等机构,提升实验教学水平
根据高校多学科和人才集聚的特点,采取多方筹措资金的方法,组建设备先进、队伍结构合理的科研机构,发展实验体制改革的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服务。一方面发展高新技术知识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类科研项目,更新实验设备,增强实验室的自身活力和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学术水平,也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实验技术平台。更好的贴近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使高校教学直接为经济建设发挥作用。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每年聘请国外知名汽车专家和学者来院为师生做汽车世界前沿技术讲座,同时与IBM、西门子、UGS、上汽集团、一汽大柴、长安汽车等国内知名公司共建了研发中心,为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组建了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吉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强化实验教学全程管理,培养
学生养成务实的学风和创新能力
(一)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实验室应注重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及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的公示,实行严格的设备管理。对实验设备在使用前、使用过程中、使用结束后的性能状况及时登记,做到责任到人,不仅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素质,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室,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开放不仅可以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投资效益,而且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可使更多的在校学生受益。为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性人才提供最优化的实践环境和学习空间,汽车工程学院有计划地对本科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各种设计大赛,通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与应变能力,努力实现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院学生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学生汽车设计竞赛奖励,很多学生通过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被保送研究生。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培养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我院十分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与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多家大型企业地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有不同年级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教学实习或毕业论文等活动,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毕业设计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是实现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文献综述能力、设计及计算能力、外文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而且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工作作风和综合素质。毕业设计既是对学生学习期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我院一直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要求选题必须有创新精神、论文必须有实验数据,严格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环节,同时通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综合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极大提高。学院代表吉林大学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冠军。在人才市场上,学生备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学生就业率一致高居学校榜首,毕业生不仅遍布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及国内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而且也遍及美国、日本、欧洲等著名公司及研究机构。
三、结束语
我校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型专业人才为己任,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和谐荣校”的办学理念。对深化实验教学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跟世界前沿技术,培养和尊重学生科技创新的个性发展,真正把实验室建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基地。
【作者简介】徐泽: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科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