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致肝损害23例分析

来源 :华夏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在20世纪后半叶有抬头趋势.特别是肺结核在我国仍属高流行区.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强调联合、早期、足量、全程的原则.而主要用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等对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1].现总结1997~1999年我院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23例,并对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时间、程度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好转时间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最佳治疗方案和措施.
其他文献
急性中毒是小儿急诊的常见病之一,即指接触毒物后在短时间出现中毒症状甚至致死者.由于小儿年龄小,自述病史及服毒量不明,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大多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
目的:研究胸腺蛋白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胸腺蛋白口服治疗36例十二肠球部溃疡。结果:疼痛缓解率为75.8%,四周愈合率为61.1%,总有效率为83.3%。与雷尼替丁对照
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化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门诊护士如何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充分运用人际认知理论和沟通技巧,达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探讨.笔者从20
目的:探讨1992年初至2001年末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对1322 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我院剖宫产率趋于相对稳定.②引产方法及促宫缩药物的使用与剖宫
近年来,老年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及时有效地治疗与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对降低病死率,防止并发症,改善后期心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特点.方法:对249例,40~58岁的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率最高的是良性病变,占59.44%,其次为功能失调性子宫
自1999~2001年来笔者应用酚妥拉明联合降纤酶治疗32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以下简称肺心病心衰)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