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y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病例按就诊的单双数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循证护理组120例.循证护理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护理支持;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常规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头痛、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2.4%、13.3%及1.7%,均优于对照组的31.7%、12.3%、29.2%、11.6%(x2=15.58、5.12、6.22、3.89,均P<0.05);两组泌尿系感染、压疮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1.32、1.48,均P>0.05).循证护理组痊愈率69.2%,优于对照组的45.0%(x2=3.88,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CSE患儿13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68)与对照组(n=65),在对症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对照组予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治疗组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静脉泵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3h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9%)(x2=5.078,P=0.024),治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其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对于就诊患儿集中的儿童医院门诊来说,如预防控制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交叉感染.为此,本院感染管理科与门诊部定期分析手足口病疫情特点,加强手足口病门诊环节质量管理,不断持续质量改进,现简述如下。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对患儿及其家长哮喘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 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长在经过健康教育后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x2=26.25、15.57、35.05,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