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对人的学习起着推动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优势体现明显。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 兴趣 内驱力 体验成功 爱心 探索 发展
  一、吸引学生参与诱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形成积极的“心向”。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变化同步的情境,诱发其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让学生时常感受到“数学真奇妙!”从而产生“我也想试一试!”的心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可利用愉快的游戏、生动的故事、激烈的竞赛、入境的表演、热情的掌声等创设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精心的设计,定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
  二、体会数学的美妙增加乐趣
  在“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中,借助“我们买东西”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寻找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问题,课堂充满了探索气息。要春游了,组织学生了解公园里的游玩项目、价格,从而利用已有知识制定游玩方案。如此教学活动,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奇思妙想,显示了他们的特有的纯真和童趣。数学在他们的眼里是有用的、是现实的。它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并且要合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之一,老师可将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到的旋律节奏运用到数学课上,让学生用手、用脚打节拍,熟记一些应记住的知识,这样也可以增加他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既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明白道理,还可以在合作中,学会数学思考策略。
  三、体验成功喜悦不减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渴望成功,得到老师的赞许,这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尽可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心情愉悦,永保学习兴趣。比如:教学一年级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这一内容时,可设计一个模拟生活实景:到“学习超市”购物。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喜好,分别让其扮演顾客和超市里的工作人员,要求用仿真的人民币,认真地买和算。同时教师以导购员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应注意的问题。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经历购物过程,体验与人合作、交往、表达的愉悦情感,学会取币、换币和找币,解决在生活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这样,每个学生在尝到成功喜悦之后,兴趣盎然,他们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要生活好,就得学好数学。如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分层提出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园地”里,自主探求、不断合作、洒下汗水,“春”种“秋”收,保持学习兴趣。
  四、方法新颖奇特提升兴趣
  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可以愉悦学生心情,激活学生思维。教学中,有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产生混淆,或者犯粗心的毛病,还有的同学由于出错多,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导致学业成绩下降,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来做“老师”和“医生”,指出问题所在,分析“病”因,开出“药方”。比如:像“有48人来开会,现有桌子40张,椅子4把,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这类题目,有两个未知量,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解答有些困难,容易错,需要“对症下药”。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能体会到教师、医生工作的艰辛与责任,懂得应该尊重别人劳动的道理。
  五、师爱洒进心田升华兴趣
  课改新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要付出爱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使其健康成长。说到这里,我想介绍一位老师的做法,这位老师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当她第一天和刚入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接触时,她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多数学生告诉她喜欢看笑脸。以后,这位老师用纸精心制作了一张张“笑脸”,每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一张张“笑脸”送到学生手中,同学们都十分喜欢她,更喜欢上她的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张“笑脸”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的爱,回赠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对教师的爱。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能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能增强学生对知识追求的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热情;而教师的爱心,更能触动学生心灵,升华学生兴趣。
  总之,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只有真正深入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个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条件之一。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合作的同时,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永久的探索主题之一,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快乐的遨游,在兴趣的天空自由飞翔!
  (作者单位:内蒙古鄂伦春旗吉文林业小学)
  编辑/杨帆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密切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技巧 提升 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提问是教师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信
十年前,即将成为世贸组织一员的中国,能听到乐观派的高调预期,也能听到保守派的悲观质疑声,同时又不乏感受到来自世界不同领域的恐慌。但站在十年之后的节点上,回望这十年,中国入世十年的实践证明,世界纺织不能没有中国,中国也不能游离在世界纺织之外。由于中国的加入给世界增添了多赢的机会。而就中国自身来看,加入世界纺织开辟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纺织行业市场空间扩大了;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需
【摘要】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阶段。儿童在认识世界以及与人交往的最初阶段,开始是爸爸妈妈“让我怎样”后来是“老师这样说的”,总以他人的要求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要让孩子学习自己协调分配角色,教师的引导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通过“四常法”,谈谈游戏中对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自律 四常法  案例场景:  游戏开始了,几个孩子快步奔向娃娃家,
【摘要】学生说,作文难写;老师说,作文难教。“难”就一字让多少学生为之怯步,让多少老师为之嗟叹。然而“难”却没有办法回避,那么只有迎难而上了。其实,作文和世界上的人和事情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作文也就非常容易了。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教育  一、让学生爱上作文  让学生爱上作文,是我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对作文热烈般地爱,学生才能用心写作,不再应付
【摘要】初中英语教育对初中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初中生的外语能力。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已经初具规模,但和国际教学水平相比仍有需改进的空间。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地研究,重点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更好的提出发展对策,从而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初中 英语 问题 对策  初中生的英语学习目前主要集中于应试技巧的学习,掌握基础的考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