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亭哲:我弱,困难强;我强,阻力弱

来源 :意林·少年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gool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听到李亭哲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会认出他这张脸,他是 《武则天秘史》中足智多谋却野心勃勃的赵道生,是《一代枭雄》中孙红雷的外甥李树敏,是《潜伏在黎明之前》中的双面间谍辛达仁,是《胜利之路》 中心狠手辣的铃木武雄,是《生于70年代》中个性死板又自命清高的门建平……李亭哲很能代表当下在影视娱乐行业打拼的部分年轻人——热血努力,有目标,吃过苦但没有放弃。
  “跟你说实话吧,以前成绩不好才想着做艺术生,真走上这条路,才发现我是真的爱表演。”采访时,他如是说。言谈间的兴奋点总是演戏和角色,戏里的他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物,戏外的他随性淡然。在光怪陆离的演艺圈,无论作品还是人生选择,他都有自己的坚持。
  李亭哲的身上有多重气质,性感的、阳光的、忧郁的……在娱乐圈沉寂多年,一直没有一部话题剧能够让他真正崭露头角,可他一直沒有放弃对自身演技的修炼。“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的困难就强了;我强了,所有的阻碍就弱了。”从入行到现在,李亭哲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始终没有倒下。他一直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李亭哲14岁来北京求学,因为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便四处求老师学习,住在地下室,靠吃泡面过日子。北京学费高昂,他要边上学边打工养活自己。在他的记忆中,自己干过很多不同的职业,“ 服务员、发传单……”每一种职业都让他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李亭哲说,这些经历让他在表演上更加自如,让他诠释的人物更加落地。
  不服输的劲头支撑着李亭哲走过最难熬的日子,相比同班同学窦骁的快速走红,他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李亭哲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儿,是靠摸爬滚打的厚积薄发。虽然他也羡慕过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但过往的经历让他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要真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对得起自己拿的片酬,把一切交给时间”。
  李亭哲一步一个脚印地淬炼自己,汲取了更多的表演技巧。靠着一股子狠劲,从小城市里走了出来,为了梦想,把自己打磨成现在的样子。在演艺道路上,他正在不断加速前进,享受着每个角色带给自己的改变。在不同角色中转换自如的他正用演技征服着观众,也敬畏着演员这个职业。
  李亭哲认为,一个好演员不论演什么角色都要尽其最大的努力,“责任感、职业精神一个都不能少”。外表决定你能不能顺利进入这个圈子,人品和实力则决定你能走多远。
其他文献
考验你是不是铁粉的时刻到了,你家爱豆的签名,你真的认识嗎?快来做做这道爱豆签名连连看吧!
在班上,班长任长佳总是板着个脸,不苟言笑,于是,同学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黑面神”,但班主任汪老师很欣赏班长铁面无私的形象。  为了向大家证明班长也不过是个凡人,罗小欧和王强打赌,说一定能“贿赂”班长,让他透露出有关期中考试的绝密资料。  说实话,如何“贿赂”班长,还真是个难题,班长一不喜欢吃零食,二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要想找出他的破绽,难啊!罗小欧決定深入挖掘一下班长的私生活,看能不能找出什么有用
摘要 2013-2016年对1 000份甘肃省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监测,结果表明:共监测到56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贵农22致病类群已占据优势地位,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28.72%上升到2016年的66.76%。新小种条中34号(原代号贵22-9)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11.28%上升到2016年的34.85%,居第一位;条中32号出现频率由2013年的15.38%下降到2016年的
不得不说,唐小川确实是神拳门练功最刻苦的人。可他,也可能是最笨的人。一套虎形拳别人练上三四天就能打得很熟练了,可他倒好,练了三个多月还是半生不熟的。  像往常一样,唐小川又独自来到后山练起拳来。一套虎形拳打完,他已经满头大汗了。这时,天气突然变了,转眼间乌云滚滚。一道道闪电划过长空,宛如金蛇乱舞;雷声阵阵,好似一声声战鼓。  突然,几道雷电劈了下来。“轰隆”一声,唐小川身后的地上被炸出一个深坑,而
编者按:小孩子用此刻期许未来,老年人用当下回忆过去,然而人们很少能意识到,只有“此刻”才是属于自己的。当“此刻”已经过了保质期,人们会做何反应呢?追念,遗憾,还是用下一个“此刻”去彌补?一起来看!回忆现场  这天,奶奶拉着孙子给他讲自己年轻时吃“酱油泡饭”的故事。  孙子:“奶奶,你都讲29遍了,是不是老年人都喜欢讲过去发生的事啊?”  奶奶:“孩子,等你长大后就懂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间流逝
1  中学时我的成绩特别优异,大伯为鼓励我便作出允诺:“只要你考上清华或北大,我就奖励你两万块钱!”于是,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刻苦学习,拿到奖励。后来上了高中,我明白了大伯辛苦赚钱的不易,哪还忍心贪图这个钱,所以我没让自己考上。 2  上学时,我不喜欢读书,就跟同桌说:“我最羡慕那些徒步旅行的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真想來一场说走就走的徒步旅行,可惜我没钱买装备。”  同桌立刻表示,他可以友情赞助我一
某餃子铺广告——“无所不包!”  某药店广告——“自讨苦吃!”  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  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  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某音响公司广告——“一呼四应!”  某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丁丁摘自《爆笑show》
“老伴儿”原来不是指配偶?  “老伴儿”这个词起源于明朝。明宪宗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朱祐樘为太子,派老太监覃吉当“保姆”。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非常尊敬他,称他为“老伴儿”。后来传到民间,老年夫妻之间渐渐地也互称起“老伴儿”了。“倒霉”原来是风俗!  “倒霉”原来是古代江南地区的一个风俗。那时有人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家长为了给自家孩子打气助威,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称之为“楣”。考中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母亲去世晚,她在临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对大哥说:“你是老大,弟弟以后就全靠你了,你一定要把他养大成人。”大哥含着泪答应了。当时我五岁,大哥刚刚十四岁。从此,大哥辍学在家专门照顾我。  我到上学的年龄了,大哥东拼西凑地把我送到学校,一再嘱咐我:“弟弟,一定好好学习,哥哥拼了命也要让你读大学。”说完,大哥搂着我痛哭起来。那时我还小,无法体会大哥的心情,后来我才知道大哥是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