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的经历伴我成长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有数不清的难忘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伤的、欣喜的;成功的、失败的、坚强的、软弱的……然而所有这些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引领我们一步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我们人生的巨大财富。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东西。
  题目:__________伴我成长。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题目补充完整。②600字以上,中心明确,叙述描写具体,有一定构思技巧,卷面整洁。
  成长,多么漫长的道路。成长就像一碗“酸甜苦辣”的四味汤,时而令你品尽人生的辛酸,时而又令你尝遍人生的甜头……总而言之,成长的道路上充满着泪水和欢笑,让你一路走来,痛并快乐着。
  
  酸
  
  小时候,我在老师眼里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可是却有那么一次令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酸疼。那天上午,本该要交日记本的,可我却把它落在了家里。之后,在教师清点已交作业人数的时候,我抱着一丝侥幸也站了起来。那刻开始,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上,担心老师发现我撒谎。庆幸的是,老师一天都没找上我。于是在放学时,我心中有点窃喜,心想总算逃过了一劫。可没料到,班主任在准备离开时碰上了我。“你过来一下”,老师严厉地对我说,“今天你为什么撒谎?”“我……我……”当时的我惭愧得无地自容。“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应该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回去好好想想……”老师那耐人寻味的话令我感到惭愧,我的鼻子发酸,难过得眼泪就快掉下来,我第一次尝到酸的味道。从那以后,我发誓不再撒谎。
  
  甜
  
  读小学时,我爱吃蜜糖,因为它是甜的,给人以温暖的感受。但在一次语文知识竞赛中,我尝到了比蜜糖还要甜的滋味。那一次的竞赛,我准备已久,蓄势待发。比赛中,我胸有成竹,十拿九稳地完成了试卷。赛后的成绩是我拿了年级第一。这让我心里甜滋滋的,也让我知道只有努力了才会感受到成功的欣喜,这种成功的喜悦在激励着我,直到初中。
  
  苦
  
  渐渐地,我步入了初三。初三的生活像个苦胆一样在我嘴里咀嚼着。繁重的课程,美好的梦想,巨大的压力沉甸甸地压在我的背上,“苦”字是唯一能形容的字眼。可没有苦哪来的甜,古人宋濂读书时也吃尽了苦头,可后来成功的喜悦代替了一切的辛苦,这何常不是一件好事呢。对比之下,我豁然开朗,感觉现在的痛苦也只是一瞬间而已。因为我知道了“不经一番寒霜苦,哪来一番扑鼻香。”
  
  辣
  
  初三了,中考的脚步近了,现在的我,已经闻到那辛辣的火药味。年级里的同学们都在你追我赶着,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令我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置身在中考复习的战场上,我只有像战士那样去投身战场,因为我已没有退路,因为逃避不是我的性格。
  酸甜苦辣的四味汤伴随我成长,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它们都给了我巨大的财富,我感谢它们!
  (指导老师:曹韩秀)
  
  点评:本文把成长过程的欢乐与痛苦分酸甜苦辣四部分来描写,构思精巧,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但是“酸”部分的描写稍嫌弱了点,叙事功力有待加强哦。
  (马超勤)
其他文献
【设计思路】   以《谏逐客书》单篇教学精讲为主,辅以单元主题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梳理并总结出《谏逐客书》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妻书》三者篇性特征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理解。对于《谏逐客书》单篇教学精讲,以“谏”为课眼,通过“谁谏谁?为何谏?以何种方式谏?谏的效果如何?为何是这样的效果?”的课脉,引导学生总结出该文的行文结构与写作特色,即篇性特征。同时,循序渐进,由特殊到一般,引导
从不这样认为  出身于农村就意味着贫贱、卑微、弱小  上天赐给了我  青青的山  秀绿的水  以及鸟语花香  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荣幸  也不曾这样认为  父母是农民就低人一等  他们正用满腔的心血与勤劳的汗水  养育着儿女  在我心中坚定地认为  他们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我也从不抱怨  身穿的是破烂衣裳  脚着的是磨损了边的拖鞋  吃的是粗茶淡饭  讲的是山里的方言  我爱穿母亲长满茧子的
整本书阅读本是促进心灵的享受、精神的滋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已染上功利的色彩,使得整本书阅读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因此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显得尤为困难。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高效促进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展开,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笔者以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中,宜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发现文章细节且能带动全书阅读的关键部分来提挈全书,下面就以《骆驼祥子》为例。
高中必修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很值得研讨,其中火烧草场片段意蕴丰赡构思精巧,本文拟从一个秘密、两个善人、三处动作、四处风雪、五个地点、六处心理、七处照应等七个方面予以简析。   一个秘密,解密林冲决然反抗的根由。   两间草厅被雪压倒了,林冲只得去半里路远的古庙借宿一夜。因为慢慢地吃牛肉喝冷酒,没有早早入睡,所以听到了“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发现是草料场起火了,正要开门去救火,“只听得
2009年3月19日下午,南宁市第十四中学琅东校区正在举行“诵读爱同诗文,共建书香校同”集体诗歌朗诵比赛。七、八年级20个班的同学整整齐齐地坐在观众席上,神情严肃而专注。  八(17)班朗诵的诗歌是《祖国啊,我为你自豪!》。他们全班同学穿着蓝红相间的冬季校服,胸前扎着醒目的红领巾。《红旗颂》的音乐声缓缓响起,“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伴着乐曲声,领读严梦羽同学开始了他们班参赛的第一句
编者按:3月底4月初,本刊编辑部的全体小编们背上行囊,蹬蹬蹬来到贵港,蹬蹬蹬又去到柳州,与多所中学的小读者座谈互动。热情的小读者为我们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重温春日里那美好的时光吧。  春风和煦,暖阳普照,小编们收拾行囊踏上了旅程。要问我们为什么难掩心底的兴奋与激动?那是因为小编们要去拜访小读者们了,喜悦之情当然是溢于言表啦!    柳州市龙城中学:
1989年,一个法国物理学家在他的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件怪事:一包包得好好的照相底片,放在桌子上无缘无故地感光了。一瓶荧光物质一硫化锌,放在桌子上,无缘无故射出浅绿色的光芒。  这是谁在捣鬼?物理学家像大海捞针似地开始寻找原因。他把桌子上的所有东西都仔细观察过;把照相底片看了又看,把桌子上的硫化锌、硫化钙试了又试,依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他的视线落到了桌子上的一瓶黄色晶体上,终于解开了谜底。
摘 要 李华平教授的阅读教学课始终以“问题”主导着整个课堂,问题是其课堂教学的灵魂。这些问题具有“语文性”,属于语文问题,且主问题下有一系列子问题与之相呼应。李教授能够提出恰当的语文问题得益于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文本解读、深度教学的深入钻研。李教授的语文问题对推动语文课程建设、纠偏语文教学偏差、示范师生课堂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语文问题;教育规律;文本解读;深度教学
摘 要 當语文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形态呈现,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都要发生相应的改革。如何使教学内容化零为整,发挥综合效应?如何以任务为导向,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王岱老师在上述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她以写作为任务群教学的纽带,设计了台阶式写作任务链接丰富多样的目标、情境与活动,使语文课堂中的写作呈现出鲜明的过程性、方法性与台阶性。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台阶式写作;过程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但传统单篇阅读教学过于关注文本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导致语文课堂毫无生机可言,直接影响班级学生参与度、课堂教学效率。群文阅读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它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创新之举,与语文教育改革提倡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运用群文阅读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极其深入且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