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方案改进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door6402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关于力方面的知识点是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是最晦涩难以理解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手操作相关力学实验,能够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本文以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为对象,以亲身进行实验为基础,通过总结归纳,对现有的实验方案从不同方面进行一些改进,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有效,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关键词: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 实验方案 改进措施
  一、引言
  在高中物理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力学一方面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力学的内容又贯穿后续的学习过程,是考试的重点,因此采用实验的方法对于掌握好力学知识至关重要。高中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物理实验对于深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意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以“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为例,从不同方面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
  二、“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前的改进
  (一)“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前的改进
  在学生的观念里,物理课程的重点在于课堂上教师的知识讲解及课后的习题练习,对待物理实验通常不大上心,但实际上,物理实验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因此要想在物理实验课程上能够颇有收获,首先要做到的是必须端正自己对物理实验课程的认识,在端正认识的前提下才能让自己更投入。其次,对于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器材需要有所了解,在“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打点计时器、细绳、砝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纸带等,其中打点计时器作为其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实验之前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进行了解,对于实验结果的理解非常有帮助。然后,对于课本中给出的实验方案也需要提前进行预习,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步骤等内容提前了解,这样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最后,实验前进行一些思考,为自己设置一些问题能够帮助自身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发散思维,比如重物质量的变化是否对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有影响,实验数据的处理能不能有更简单的方法等。
  (二)“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过程的改进
  图1所示的是该实验的装置,具体步骤是,先将带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桌上,保证滑轮一端超出桌子边缘,打点计时器则固定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再把电路部分完成;接着,将细绳的一头绑住小车,另一头则挂上砝码,并且细绳要跨在轮滑上,纸带一头要穿过打点计时器,另一头与小车相连;然后,将小车放置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在砝码质量作用力下拉着纸带一起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小点;最后,将以上步骤重复实验两次,再增减使用砝码的重量,按以上步骤重复两次实验。
  图1 “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装置
  在自身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小车运动过程中卡壳、摇晃、不流畅,无法得到有效的实验数据;纸带上的点过密或者个数太少;纸带上的点间距变化不规律,等等,通过反复的实验、分析、故障排查,在“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做以下方面的改进以提高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第一,在将打点计时器纸带限位器固定在长木板上之前,必须保证二者在纵轴位置平齐,使得滑轮、细绳、小车、纸带处于同一条直线位置上,避免在小车运动过程中由于实验器材的位置不对齐产生多余的摩擦外力导致小车卡壳、摇晃、运动流畅。此外,为避免同样的问题,打点计时器、纸带、与长木板也必须保证平齐[1]。第二,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点过密或太疏的直接原因是砝码的重量不合理,砝码数量直接影响小车受到的牵引力的大小,牵引力大,纸带上的点太少,牵引力小,纸带上的点过密,这些对实验分析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验中必须选择合适的砝码个数,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为宜,或者由于单个砝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宜控制小车拉力,可以采用将砝码用塑料小桶和细沙代替,小桶与细沙的质量可以通过电子秤测量得到,这样更方便小车拉力大小的控制。第三,滑轮的高度也必须加以控制,当细绳跨过时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时最佳,还可以将打点计时器一端稍微抬高,使轻推小车时,小车可以平稳运行,这样做的是为了消除小车在运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数据处理的改进
  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往往是将获得的纸带舍去开头的密集点的部分,然后确定一个起点,以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为单位时间,测量每五个点之间的距离S■,S■,S■……再计算出v的值,从而做出v-t图,最终得到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明显存在误差:其一,在测量过程中会产生测量误差;其二,在计算v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此外,还有计算结果舍去的误差;其三,在作v-t图像时,作图的能力的差异将产生误差。这些误差逐层累积,最终导致v-t图像并非预期的那样是一条严格的直线,为此,采用粘纸带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代替。
  选取合适的一段纸带,将纸带每隔0.1s剪断,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点都保留在纸条的同一侧,便得到若干条相同时间间隔的短纸带,然后将这些纸带并排贴在纸上,在贴的过程中,纸条不带点的一端对齐,作为v-t图像的时间轴,标明时间刻度,纸条的另一端的中间位置上有打的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所求的v-t图像,如图2所示。
  图2 粘纸带方法得到的图像
  该处理方法的依据是很短时间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图体现的是每段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了结果更精确,可以在所打的纸带上每隔6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也就是说每隔0.12s剪断纸带,这样更方便标注出每一段纸带上的中间点,再按上面的步骤处理,最后连接的是中间点,最终得到每隔0.06s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
  三、结语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方案,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科学研究能力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好.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J].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8).
  [2]徐翠玉.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改进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许多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更重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与考核体系单一等,提出了分层教学、针对计算机水平差异、专业差异等,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了适宜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基础教育 分层教学  随着计
摘 要: 国内中职计算机专业基本都开设了Corel Draw平面设计课程,最重要的是学生要能够在真实的设计任务中,灵活运用Corel Draw软件,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最终形成作品。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Corel Draw课程中,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Corel Draw课程 项目教学法 创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在许多学校没有得到重视,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当在思想上重视、措施上推进及强化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现状 教学成效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持续加大,信息技术设备在各级学校都得到普及,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信息技术教学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方面进行
摘 要: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成长实际,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当前社会形势,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让政治教学体现出引领功能。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研究 思想引领  初中教学工作中,政治学科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引导让学生思想得到净化,让正确的理念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从而引领学生正确度过青春期。如何体现政治教学的成长引领功能,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潜心分析教法
摘 要: 传统的PLC教学存在学做分离的弊端,忽视对学生能力和创新的培养。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论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PLC教学设计,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行动导向法 PLC教学 运用  一、引言  为适应社会对PLC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我校在电子技术、机电技术这两个专业中开设了PLC课程,下面以《物料识别与分拣系统的控制》为例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 
摘 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汽车的环保、娱乐、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将逐步提高,它的发展将带动汽车电子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汽车 应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节能、舒适、性能等的追求,对汽车电子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开发新车型和改进汽车车型最有效的手段是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比如:汽车的仪表通信、发动机、安全等广泛应用。笔者主要分析了电子技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