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ang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首先要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让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情境;自主探究;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呢?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很好的探索和尝试,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设置合作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才能加强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所以,要把整个班级进行分组,合理编排,让优生和差生进行合理搭配。例如:有些学生思维敏捷、善于探索,有的学生善于观察、组织能力强,可以把这些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不但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还能够使他们加强合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经过小组合作以后,学生很快发现,只有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努力,才能够在班级竞争中占得优势。如在学习“蜡烛燃烧时的现象”这一节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自主探究,很自然地发现蜡烛燃烧后所生产的气体。
  二、深入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探究情境
  在学生的学习探究实践中,教师要紧紧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这一节时,教师的课堂导入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把火柴头擦燃后,让火柴头朝上,再把火柴头擦燃让火柴头朝下,看它们哪个燃烧的更充分一些。然后擦燃,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问题:火柴头朝下或火柴头朝上为什么燃烧的时间不一样,燃烧的程度也不同。学生相互讨论,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运用现代媒体,体现直观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现代化也在不断完善,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广泛使用,以实验为主的化学教学更是这样。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且趣味性强,能够比较直观、生动地展示化学实验的微观世界。形象的课件展示,要比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形象得多,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化学反应前后,为什么物质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然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对分子的结构形式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通过这样对分子模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分子的形成阶段。事实说明,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展示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更大提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教学活动中加以体现自主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因而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从颜色、生成的物质、气味等方面让学生去讨论、研究。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这节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对制取氧气和氢气的装置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了解制取气体装置的基本思路,再依照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和制作原理,让学生自行设计制取装置,完成后再在本小组进行讨论,看看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然后让各小组进行作品展示,再选出本小组口才比较好的学生对本组的实验装置的功能进行介绍,再让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对实验的内容、实验装置在组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继续引导,在实验装置完成后,如何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学生也会深入思考,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很容易地解决了此类问题。
  五、深入挖掘教材,设置实验探究课题
  如何上好实验探究课呢?这是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探究内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具有很好的开拓精神。另外,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实验,认真探究,尤其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奇异现象,教师一定不要用仪器不清洁、药品不纯净等理由来搪塞,要有深入研究的精神,认真与学生讨论、分析、探讨,用实验来验证一切。
  六、拓宽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真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化学中享受到无限乐趣,化学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更要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对问题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逐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操作、学会研究,使学生真正地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黎冬梅,罗庆康.中学化学情境教学的误区及其思考[J].广西教育,2011(2).
  [2]徐凤英.浅谈化学情境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4(8).
  [3]屠岚.例谈体校学生“学生活中的化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3).
其他文献
为了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制订节点规划、确定节能措施方案和提高能源合理利用水平,介绍了变压器、电动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电能平衡测试相关参数并进行了现场采集分析。测试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两组患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但高职教育学生工作已远远落后于高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工作作为整个高职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必须在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
该文以《英语2》(基础模块高教版)Unit 4 Traffic in New York为例,探索与研究了如何以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设计分层化和教学手段信息化为原则,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四
简要介绍了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轮毂电机系统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和发展现状,针对轮毂电机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未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
在大量查阅古籍文献基础上,对鞍山境内历年来的考古发现成果进行梳理,按时代划分,详细介绍鞍山地区各个时代最具代表的考古成果和遗迹,进而以点带面,以这些考古遗迹为出发点,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就业市场建设质量与学校就业工作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促进毕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选取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107例,其中男48例,女59例;年龄23~79岁,平均51.27岁。采用
“电工基础”是众多职业院校的重要课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教学方式上大胆探索,在重视基础电路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对电工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微课的应用推动了教学现代化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醇提取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实验分对照组、再灌注组和治疗组。取骨骼肌测定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