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ushu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来到发展水平以及收入都很高的城市,为这个发展迅速以及繁荣的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当这些进城务工的人员在城市稳定下来之后,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而来,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衍生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中国流动儿童的抽样调查中,有一个很大的数据显示流动的儿童因为受到城市里的人们的歧视而产生严重的自卑,他们自己的内心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这样长期的压抑得不到缓解就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但是孩子的心理是十分脆弱和敏感的存在,为了让进城务工的子女的心理得以健康的成长,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进城务工子女;小学;心理健康]
  一、引言
  为了加快城市的发展,一些进城的务工人员投入了加快城市建设的行业,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关部门决定进城务工的人员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可以把子女接到城市来接受教育,这个举措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会对现在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解决的方法,帮助进城务工的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二、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和畏难等心理
  现在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习上存在着焦虑和畏难等心理,造成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在成绩上大多是不如本地的学生的。这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但是进城务工的子女学生不这么认为,他们大多数从心理上就觉得自己的成绩比不上本地的学生。有一部分的进城务工子女学生是因为没有适应这个新的环境,但是在一次考试失败之后,一些心理脆弱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是真的不如当地的学生,从而衍生出焦虑和畏难的学习心理。
  (二)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存在着自卑、胆小以及敏感的心理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结果显示,现在许许多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在自我意识这一块存在着自卑、胆小以及敏感等弱势心理。这样的自我意识就会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不爱交流,整个人存于自己的世界里,别人走不进去,自己走不出来。在学习方面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如果被老师点到名,起来回答问题底气也不是很足,整个人给人一种唯唯诺诺的感觉。如果不对进城务工的子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真的不如别人,扼杀了属于他们未来的无限可能。
  (三)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存在着孤僻、压抑、敌对等心理
  因为自卑的原因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在和同学的相互过程中存在着孤僻、压抑、敌对等弱势心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不完全的调查,现在许许多多的进城务工子女不愿意和本地的学生交朋友,因为他们自己以为本地的学生看不起他们,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如果交朋友的话也会选择同样的从外地来的同学,这样就使得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分界十分的明显,带来的后果就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孤僻、敌对心理,如果不进行梳理,进入社会之后他们对于一些优秀的人也不会主动交流,反而会选择和自己同等水平的人进行交流,这就会导致进城务工子女学生不会有很大的进步,眼界也不会得以扩展。
  (四)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存在着失望、不安和孤立的心理
  许多进城务工的人员子女学生因为年龄很小,在适应的方面是比较弱的,如果是心理比较敏感的外来务工子女学生就会感觉本地的学生在背后嘲笑他们。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他们在去找老师的时候也会存在明显的紧张。如果他们长时间没有融入这个集体就会产生失望、不安以及孤立的心理。
  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家庭和学校相互联合
  为了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会等,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教育意识,在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向他们灌输一些十分有效的属于家庭的教育知识和方法。这样做的前提是取得进城务工人员的信任问题,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可以主动的了解他们。同时有一点是需要明确的,现在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解决不同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观察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并且记录在案,从而向学生的家长提出不同的建议。
  (二)充分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走进每一个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身边,和他们谈谈心,了解他们真正的心理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的深入,待到进城务工子女学生对教师没有防备的时候,教师就会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缓解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三)群体、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差异
  为了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学生可以更快的融入到新环境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学生群体、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差异。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以给进城务工子女学生一些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鼓励本地的学生与进城务工子女学生之间的相处,还可以进行学习上的结对子措施。
  (四)创建良好的公平氛围
  在上述所有的措施中,创建公平的氛围才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平等的教育观念,从而可以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四、结束语
  只有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心理问题,才能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虽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吴守娥.小学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课外语文,2017(7):194-194.
  [2]郑丹妮.浅析小学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调查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5):168-169.
  [3]关平.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6-7.
其他文献
黑龙江宁安市兰岗镇新农村(邮码:157411)有80多名青年去年入冬后到牡丹江、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地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