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特尔每年都发布一个新工艺或者一个新架构,领业界翘楚,而其在公益事业上今年也来了一个震撼,成为跨国公司赈灾的楷模。在这个中国人民见证历史上最盛大的奥运会和最多自然灾害的年头,英特尔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不仅分享着荣耀,也共担了责任。
2008年春季,雪灾侵袭南方,50年不遇。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络中国红十字会,和英特尔基金会一起向雨雪冰冻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而这只是抛砖引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英特尔一贯的高效率在地震发生之后表现无遗。15时地震消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发布,次日凌晨1点半,英特尔中国公司迅速做出了捐赠善款的决定,向美国总部英特尔基金会申请并得到确认,随即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万美元(折合210万元人民币)。
在跨国公司之中,英特尔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一个。跨国公司普遍管理层级较多,捐赠行为往往需要请示总部研究,而后还要履行各种手续,这都需要时间。而在中国成为英特尔大区之后,英特尔中国的决策就上了快车道,尤其是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英特尔美国总部第一时间让捐款决策进入了绿色通道。
接下来,英特尔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大规模的捐赠行动和志愿者活动。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叙回忆地震之后的一天时说:“在第一批捐款之后,我们人人都在思考英特尔可以做些什么,大家都动员起来支持抗震救灾。”对于全体员工自发的捐款,英特尔基金会还针对员工捐款数额等比例追加捐款额,即员工每捐一元钱则公司添加一元捐款。最后,来自国内外英特尔员工的自发捐款和英特尔基金会追加捐款.总额超过700万元人民币。此外,为了保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网络中心的顺利畅通,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5月16日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了价值达100万元人民币的高性能服务器。英特尔的员工志愿者也亲身参与了抗震救灾活动,帮助慈善组织进行计算机系统运作维护、管理及统筹协调工作,参加心理咨询和医疗救助服务。
员工都这么努力,身为英特尔董事长又怎么能落后呢?2008年6月23日,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博士不顾余震亲赴灾区,成为第一个深入地震灾区的跨国公司董事长。在成都,他对媒体说:“英特尔非常关注四川地震,我们对四川人民有信心。”履行了英特尔“和灾区人民在一起”的承诺。
值此非常时刻,贝瑞特去成都意义特殊。当时四川的地震举世震惊,成都这个一向以安全悠闲著称的城市房价大跌,投资者信心下降,因此贝瑞特现身成都本身就代表了跨国公司对四川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信心,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特殊支持。
在成都,贝瑞特还与四川省政府官员共同启动了“英特尔i世界计划”,这个计划是英特尔赈灾的创举之一。在第一批捐款捐物之后,杨叙专程率队去了四川灾区,看看英特尔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重建家园。在四川,他发现最让人担忧的是学校损毁严重,竟达16000多所,教育基础设施毁于一旦,学生无处上课,无课可上。刚好,在教育方面,英特尔颇具经验,其在中国实施的未来教育计划已经进行了八年,覆盖中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总数达125万名,超过1.25亿名学生因此受益。
于是,杨叙决定英特尔参与灾后重建的重点应该是教育重建,帮助受灾学生重返校园。为此,英特尔公司选择了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雅安6个重灾市(州)中8个重灾县中小学,出资3500万元人民币,援建200个基于最新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室命名为“i世界”,既象征网络世界,又代表了英特尔对灾区孩子的爱心。英特尔与众多业界伙伴合作捐赠电脑,还特意与北京的人大附中联系,将他们的光盘教材拿到灾区的网络教室,让孩子们在帐篷和板房里就可以复课。事实证明,杨叙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教师、教材和基础设施都付诸阙如的情况下,信息科技确实是尽快复课的法宝。
不仅如此,“i世界计划”还同步引入英特尔中国志愿者活动,承诺未来40周内提供2万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以促进受灾地区教育教学的恢复与发展。超过200人的英特尔志愿者们在短短的六周内,利用周末及年假时间,分成四批,走访250所学校,贡献志愿者时间超过2000小时,奉献了一份诚挚的英特尔中国心。
回顾英特尔的2008年,这个刚好满40岁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在中国地震发生之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钱到物,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出动了全部力量,全面展示了其在中国的企业公民责任,获得了高度好评。还是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说得好:“英特尔之所以能够迅速高效地行动,为灾区教育做出如此巨大和及时的努力,都源于英特尔创立之初就定下的伟大使命一一填平数字鸿沟,源于英特尔长期形成的企业公民责任系统,源于英特尔中国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成型模式和渠道。”
这就是英特尔的工程师文化。
2008年春季,雪灾侵袭南方,50年不遇。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络中国红十字会,和英特尔基金会一起向雨雪冰冻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而这只是抛砖引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英特尔一贯的高效率在地震发生之后表现无遗。15时地震消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发布,次日凌晨1点半,英特尔中国公司迅速做出了捐赠善款的决定,向美国总部英特尔基金会申请并得到确认,随即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万美元(折合210万元人民币)。
在跨国公司之中,英特尔的反应速度是最快的一个。跨国公司普遍管理层级较多,捐赠行为往往需要请示总部研究,而后还要履行各种手续,这都需要时间。而在中国成为英特尔大区之后,英特尔中国的决策就上了快车道,尤其是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英特尔美国总部第一时间让捐款决策进入了绿色通道。
接下来,英特尔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动了大规模的捐赠行动和志愿者活动。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叙回忆地震之后的一天时说:“在第一批捐款之后,我们人人都在思考英特尔可以做些什么,大家都动员起来支持抗震救灾。”对于全体员工自发的捐款,英特尔基金会还针对员工捐款数额等比例追加捐款额,即员工每捐一元钱则公司添加一元捐款。最后,来自国内外英特尔员工的自发捐款和英特尔基金会追加捐款.总额超过700万元人民币。此外,为了保证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网络中心的顺利畅通,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5月16日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了价值达100万元人民币的高性能服务器。英特尔的员工志愿者也亲身参与了抗震救灾活动,帮助慈善组织进行计算机系统运作维护、管理及统筹协调工作,参加心理咨询和医疗救助服务。
员工都这么努力,身为英特尔董事长又怎么能落后呢?2008年6月23日,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博士不顾余震亲赴灾区,成为第一个深入地震灾区的跨国公司董事长。在成都,他对媒体说:“英特尔非常关注四川地震,我们对四川人民有信心。”履行了英特尔“和灾区人民在一起”的承诺。
值此非常时刻,贝瑞特去成都意义特殊。当时四川的地震举世震惊,成都这个一向以安全悠闲著称的城市房价大跌,投资者信心下降,因此贝瑞特现身成都本身就代表了跨国公司对四川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的信心,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特殊支持。
在成都,贝瑞特还与四川省政府官员共同启动了“英特尔i世界计划”,这个计划是英特尔赈灾的创举之一。在第一批捐款捐物之后,杨叙专程率队去了四川灾区,看看英特尔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重建家园。在四川,他发现最让人担忧的是学校损毁严重,竟达16000多所,教育基础设施毁于一旦,学生无处上课,无课可上。刚好,在教育方面,英特尔颇具经验,其在中国实施的未来教育计划已经进行了八年,覆盖中国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总数达125万名,超过1.25亿名学生因此受益。
于是,杨叙决定英特尔参与灾后重建的重点应该是教育重建,帮助受灾学生重返校园。为此,英特尔公司选择了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阿坝、雅安6个重灾市(州)中8个重灾县中小学,出资3500万元人民币,援建200个基于最新技术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室命名为“i世界”,既象征网络世界,又代表了英特尔对灾区孩子的爱心。英特尔与众多业界伙伴合作捐赠电脑,还特意与北京的人大附中联系,将他们的光盘教材拿到灾区的网络教室,让孩子们在帐篷和板房里就可以复课。事实证明,杨叙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教师、教材和基础设施都付诸阙如的情况下,信息科技确实是尽快复课的法宝。
不仅如此,“i世界计划”还同步引入英特尔中国志愿者活动,承诺未来40周内提供2万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以促进受灾地区教育教学的恢复与发展。超过200人的英特尔志愿者们在短短的六周内,利用周末及年假时间,分成四批,走访250所学校,贡献志愿者时间超过2000小时,奉献了一份诚挚的英特尔中国心。
回顾英特尔的2008年,这个刚好满40岁的高科技跨国公司在中国地震发生之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钱到物,从董事长到基层员工,出动了全部力量,全面展示了其在中国的企业公民责任,获得了高度好评。还是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说得好:“英特尔之所以能够迅速高效地行动,为灾区教育做出如此巨大和及时的努力,都源于英特尔创立之初就定下的伟大使命一一填平数字鸿沟,源于英特尔长期形成的企业公民责任系统,源于英特尔中国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成型模式和渠道。”
这就是英特尔的工程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