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和管电流组合对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时,不同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条件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方法

利用日本岛津无线平板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机和荷兰Artinis公司CDRAD 2.0体模,采用小儿床边日常工作的50 kV管电压、1.40 mAs管电流曝光,得到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再于移动DR机束光器开口处附加1 mm铝、2 mm铝、1+2 mm铝和0.3 mm铜4种滤过组合,并分别采用50、66、83、100 kV 4种管电压与不同的管电流组合对体模曝光。所有曝光后图像分析得到IQFInv值。采用Pearson相关及回归分析管电压、管电流对IQFInv值的影响,并且找到与日常工作图像质量IQFInv值相当的各附加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采用瑞典RTI公司Barracuda诊断水平剂量仪,测量各滤过与管电压、管电流组合的入射体表剂量,每种组合测量20次。

结果

各种滤过及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摄影条件图像质量比较,在测试范围内管电压与IQFInv值呈正相关(r=0.49, P<0.05);管电流也与IQFInv值呈正相关(r=0.36, P<0.05)。随着附加滤过的增加,需要更大的管电流才能得到所需的图像质量。同时随着附加滤过的增加,各级管电压之间IQFInv值差距加大。各种滤过及管电压、管电流组合摄影条件下,采用附加滤过后入射体表剂量变化范围为(30.58±0.21)~(10.49±0.09)μGy。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06~514.585, P<0.05)。各种附加滤过均能有效减少入射体表剂量。同时随着滤过的增加和管电压的增加,入射体表剂量减少更为明显。但是超过83 kV管电压以后,各种附加滤过的入射体表剂量都呈上升趋势。

结论

附加滤过是有效降低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入射体表剂量的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之下,高原子序数的附加滤过与次高千伏的管电压以及匹配的管电流组合是最优的小儿床边X射线摄影条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