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旅游专业项目教学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招生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证学院人才出口畅通,从而缓解招生压力成为了值得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高职旅游专业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入手,对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教学的应用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希望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启发。
  【关键词】就业导向 项目教学 旅游专业 核心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5-02
  一、引言
  随着单独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职院校招生竞争日益激烈,压力不断增大,如何有效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证学院人才出口畅通,从而缓解招生压力成为了值得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分析高职旅游专业就业岗位能力需求入手,针对用人企业集中就业的岗位群,选择典型项目任务,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基本岗位技能,从而提高学生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增大就业竞争力。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为了进一步掌握目前旅游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状况,本次研究针对沈阳市内旅行社和相关景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调查共持续15天时间,带领学生分组到市内五区各类规模旅行社进行走访、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124份,收回115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调查有效率达到90.4%。调查期处于沈阳地区进入旅游旺季的4月末到5月初,也是企业用人需求较高的时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和可信性。在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及部分旅行社调查了包括近5年内对高职层次专业人才需求、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企业认为该专业的学生最应具备的能力、企业认为该专业学生需学习的课程、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评价、企业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目前旅游企业能够提供的岗位最多的是门店接待、导游、同业销售岗位,其次是分线操作、景区讲解和呼叫中心岗位,营销管理、资料管理等行政性岗位需求较低。说明目前旅行社对高职层次人员的能力需求主要集中在产品销售和接待能力、导游能力和景区讲解能力的方向,对旅游线路设计的能力、文件管理规范编写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旅游营销組织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
  根据调研结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对企业需求岗位群进行分析拆解,将核心课程《旅行社业务》分为旅行社三大岗位群,分别是导游、计调和销售。其中导游业务又进行四大岗位分工,主要针对四大岗位进行能力培养,即景点导游、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计调业务进行三大岗位分工,主要针对三大岗位进行能力培养,即地接社计调、组团社计调和出境游计调。外联业务进行两大岗位分工,主要针对两大岗位进行能力培养,即同业销售和门店销售。
  三、项目教学在高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基于就业岗位的需求,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核心课程《旅行社业务》、《景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根据实际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分别选取符合高职学生层次的典型性工作任务,重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构建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典型项目任务的选取
  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作品的逐步完成使学生在努力实施项目任务时,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相关知识。项目教学是过程性教学也是全员参与性教学。因此,项目教学改革过程中,项目任务的选取十分关键。在《旅行社业务》课程中,针对三大岗位群,将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的工作过程分别精炼出27个、28个和19个典型工作任务。《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中,针对景区讲解、景区接待、景区商业服务、景区管理、景区销售5大岗位群,设置9大学习情境20个典型工作任务。
  2.实践教学过程的控制
  项目教学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够决定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实际“做”中找到自身问题,并通过技能训练加以改善。项目任务的难度应随着学习的深入而逐渐加大。以《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在景区的五个就业岗位群中,目前我院学生主要就业的岗位是景区讲解员,所以我们在这个部分设置了三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训练学生的导游讲解技能、心理服务技能和审美引导技能。在任务布置后,首先我们在导游模拟实训室里模拟了工作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觉是真的在工作状态中,其他学生也客观的评价他人的工作成果,找到每个人身上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岗位需求的各项技能和基本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自我提升意识,让学生的知识、心理、技能、道德品质得到同步发展。
  3.课程能力考核制度改革
  由于项目教学都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课程考核也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结果性考核为辅,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80%,结果性考核占20%。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点评的作用,学生是平时考核的主体。通过每次课程的自评与互评,让学生不光看到自身不足也看到别人的长处,能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和他人能有客观的评价能力。
  四、结语
  基于就业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大大提高了学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细节性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景区和导游业务课程的技能训练,学生景点讲解能力和技巧得到了提升,郭双、李师等多名学生在辽宁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中获得了导游服务比赛的一等奖。大赛的成功举办更加促进了课堂相关教学的进步,也积累了技能指导的经验。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沈阳的景区和旅行社企业为调研对象,开发校企合作也主要与这些企业为合作对象,短期来看,研究成果辐射面较小,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扩大旅游企业的合作范围。
  参考文献:
  [1]安乐.高职景区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2(12):42-43.
  [2]王琠.基于循岗导教模式的景区参观实训角色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230-231.
  [3]王昆欣.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项目来源: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核心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PJHYYB15365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积极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高校应用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基于此,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育信息化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6-01  现今世界国际化的发
【摘要】伴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目前由于我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日趋完善,对高校毕业生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强化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有效解决就业难问题就显得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討,希望对后期学生
【摘要】新课标下,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曝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就从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总结了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理论性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9-02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发展比较迅速的科学,展现出越来越多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结合作者2007-2009年北京种质资源实地调查结果,通过对北京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