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丝弦的“沧桑五百年”——浅谈石家庄丝弦的历史发展

来源 :大舞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mi_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家庄丝弦作为石家庄的"特产",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之一,与昆曲并列,时至今日,已历经五百年沧桑。新中国成立以来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京剧大师程砚秋最推崇的地方剧种,称赞丝弦是"冀中民间戏曲的花朵",周恩来总理也曾五次观看并为之题词。2006年,石家庄丝弦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文献
针对新版GB5226.1-2008国家强制性标准,本文介绍了该标准的基本情况、制修订背景、主要差异等方面内容,并讨论了标准的关键问题和使用指南等。
歌剧作为一种融合歌、舞、乐为一炉的舞台艺术形式,综合的体现了文学中的散文、诗歌,戏剧中的情节、冲突,音乐中的旋律、声响,美学中的意境、氛围等,这种集中性的表现形式使
戏曲音乐是汇集了民族和民间的声乐、器乐多方面优秀成果发展的。本文通过对戏曲中演唱和伴奏的陈述、归纳,总结它们在戏曲表演中的关系。
新疆风格流行音乐是流行音乐文化传入新疆后与新疆民族音乐嫁接的产物,本文从时空的角度将其追根溯源,分析了影响其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基本因素,阐述了流行音乐在新疆"民族化"
每一门艺术都在寻找立足于当代、传承于后世的生命源泉。作为世界"七大艺术"之一的戏剧,传承也相对更加困难。不同于绘画、雕塑等等依附于固定可靠的实体,戏剧则变换性极强,无
本文通过对云南外来剧种渊源的探讨,发掘云南外来剧种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分别从客观的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精神信仰、民间习俗的角度探讨云南外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