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要全面负责班级的组织领导和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因此,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也是联系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这项工作不是拥有敬业精神就能做好的,它需要讲究科学,更要讲究艺术,当然也具有时代气息,要跟上形势,常做常新。我已经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了,经验告诉我,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班主任,家长到学校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并提出让这位班主任多鼓励一下自己的孩子,可这位班主任说:“你们家的孩子一点优点都没有,你说拿什么来鼓励呢?”这位家长什么也没说就气鼓鼓地走了。我想,这位班主任也算是老师?说话也太绝对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怎么可能一点优点都没有呢?如果这样来评价一个学生,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学生,又如何能教育好学生呢?学生在老师的冷眼中连自信都全部丧失掉了,又怎么会有信心做一个好学生呢?这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一生也就被这位老师给毁了。有一位叫周弘的家长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他做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周弘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在周弘的“赏识一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还进了大学。如果周弘的父亲和老师不鼓励和赏识婷婷,用的是责怪和鄙视,那婷婷会成为大学生吗?所以,请用欣赏的眼光去激励你的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重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爱的火光去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进城打工了,由于无人看管,部分留守学生染上了喝酒、抽烟、赌博等不良习气。为此,我常常把班上的这些留守学生带到自己的家里,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做家务,也带他们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慢慢地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对待遭受过创伤的学生,班主任更要拿出百倍的爱心。前几年,我就遇到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李平,当时他刚从小学升上初中,性格很内向,不合群,也不爱帮助别人。我找他谈了好几次话,都没什么结果。一次,李平生病了,挺严重的,我说叫他父母来校接他,他毅然拒绝了。后来我送他上医院,耐心地照顾他,还帮他付了医药费。李平很受感动,说我是他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并且还告诉我一件他从不愿意提起的事: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全班同学春游,每人要交5元钱,可李平的父母离异了,都不愿管他,没有钱。当时他多么希望老师帮自己想想办法,哪怕是借给自己5元钱,可老师冷冰冰地说没有钱就不准去春游,结果只有他一个人没能参加。李平说他非常失望,从此,他对老师就没有了好感,也不想与其他的同学来往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平现在的性格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很少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所以也就不懂得去关爱别人。找到了李平的“病根”,“治病”就容易多了,我常常找机会与他接触,并号召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交往,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地,李平不再内向,我们常常能看到他脸上绽放出可爱的笑容。他变了,变得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去年他还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可见,关爱学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言语,一次诚心的帮助,都能使学生获得温暖和幸福感。一位合格的班主任要毫不吝啬自己的爱,要用爱去抚平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更要用爱去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保护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重宽容,给学生改过的机会
班主任应该抛开所有功利目的,以广阔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对待双差生上,更要宽容。有的学校,班级管理和学生成绩直接与老师评先评优挂钩,很多老师都不可避免地倾倒在实惠面前,没有拿出足够的宽容来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是粗暴就是急躁,根本就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犯错误,老师不是耐心地教育引导,而是大声地责骂,动不动就罚学生站、跑步、抄写作业、扫地等等。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解恨,因为他们心里想的只是班里丢了分,自己离“先进”又远了一步,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教育学生,更没有心思给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只能加深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只能促使学生跟老师对着干,除此以外没有丝毫意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教育学生就像种树,需要的是精心呵护和耐心等候。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最佳的方法与学生沟通,在沟通中找到学生犯错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力求使学生在每次接受教育之后,心灵有所震撼,并能诚心诚意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诚然,这是一个反复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来对待学生,要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努力找到他们犯错的根源,这才是对学生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重引导,让学生把握佳方向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有经验的老师会时时提醒学生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航程,做一名合格的“船长”。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既懒惰,又不能吃苦,只会贪图享受,胸无大志,过一天算一天,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就拿我们班的王云来说吧,他家的生活条件很好,父亲在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母亲什么事也不用做,只是负责看管王云。王云的家离学校不远,所以不用住校。王云的父母总希望王云能考上大学,将来能成材,可是事与愿违,王云下晚自习后总不回家,常常搭车到县城的网吧里打游戏过夜,白天根本没精神上课,他的母亲对此毫无办法。我发现王云的反常,就立刻找他谈心,才知道王云的母亲对王云要求很严格,一回家,就叫王云做这样那样的练习题,一点儿娱乐的时间都没有,久而久之王云就害怕回家了,才想到去网吧打游戏的。找到了王云犯错的根源后,我一方面与王云的母亲取得联系,让她改变一下管教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又对王云进行正面引导,告诉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其实也是为他好,是为他的前途着想,王云很快就谅解了他的母亲。我还引导他,做人应该有理想、有目标,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经过我的多次引导,王云果然改正了缺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可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么需要有人来正确引导,可以说班主任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然的话,他们就会迷失方向。班主任就如同前进道路上的灯塔,要时时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心愿,虽然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管,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就一定会摸索出新的管理途径和方法,就一定能把握好班主任的育人艺术,从而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
(责编 马超勤)
一、重赏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班主任,家长到学校去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并提出让这位班主任多鼓励一下自己的孩子,可这位班主任说:“你们家的孩子一点优点都没有,你说拿什么来鼓励呢?”这位家长什么也没说就气鼓鼓地走了。我想,这位班主任也算是老师?说话也太绝对了,一个正常的孩子怎么可能一点优点都没有呢?如果这样来评价一个学生,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一个学生,又如何能教育好学生呢?学生在老师的冷眼中连自信都全部丧失掉了,又怎么会有信心做一个好学生呢?这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一生也就被这位老师给毁了。有一位叫周弘的家长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他做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周弘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在周弘的“赏识一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来还进了大学。如果周弘的父亲和老师不鼓励和赏识婷婷,用的是责怪和鄙视,那婷婷会成为大学生吗?所以,请用欣赏的眼光去激励你的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二、重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爱的火光去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进城打工了,由于无人看管,部分留守学生染上了喝酒、抽烟、赌博等不良习气。为此,我常常把班上的这些留守学生带到自己的家里,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教他们做家务,也带他们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慢慢地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对待遭受过创伤的学生,班主任更要拿出百倍的爱心。前几年,我就遇到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李平,当时他刚从小学升上初中,性格很内向,不合群,也不爱帮助别人。我找他谈了好几次话,都没什么结果。一次,李平生病了,挺严重的,我说叫他父母来校接他,他毅然拒绝了。后来我送他上医院,耐心地照顾他,还帮他付了医药费。李平很受感动,说我是他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并且还告诉我一件他从不愿意提起的事: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全班同学春游,每人要交5元钱,可李平的父母离异了,都不愿管他,没有钱。当时他多么希望老师帮自己想想办法,哪怕是借给自己5元钱,可老师冷冰冰地说没有钱就不准去春游,结果只有他一个人没能参加。李平说他非常失望,从此,他对老师就没有了好感,也不想与其他的同学来往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李平现在的性格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他很少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所以也就不懂得去关爱别人。找到了李平的“病根”,“治病”就容易多了,我常常找机会与他接触,并号召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交往,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地,李平不再内向,我们常常能看到他脸上绽放出可爱的笑容。他变了,变得热心助人,学习成绩也进步很快,去年他还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可见,关爱学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言语,一次诚心的帮助,都能使学生获得温暖和幸福感。一位合格的班主任要毫不吝啬自己的爱,要用爱去抚平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更要用爱去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保护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重宽容,给学生改过的机会
班主任应该抛开所有功利目的,以广阔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在对待双差生上,更要宽容。有的学校,班级管理和学生成绩直接与老师评先评优挂钩,很多老师都不可避免地倾倒在实惠面前,没有拿出足够的宽容来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是粗暴就是急躁,根本就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一旦犯错误,老师不是耐心地教育引导,而是大声地责骂,动不动就罚学生站、跑步、抄写作业、扫地等等。好像只有这样做才解恨,因为他们心里想的只是班里丢了分,自己离“先进”又远了一步,根本就没有心思去教育学生,更没有心思给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这种简单粗暴的行为只能加深学生对老师的怨恨,只能促使学生跟老师对着干,除此以外没有丝毫意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教育学生就像种树,需要的是精心呵护和耐心等候。我们要做的是找到最佳的方法与学生沟通,在沟通中找到学生犯错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力求使学生在每次接受教育之后,心灵有所震撼,并能诚心诚意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诚然,这是一个反复而又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来对待学生,要理解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努力找到他们犯错的根源,这才是对学生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重引导,让学生把握佳方向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有经验的老师会时时提醒学生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航程,做一名合格的“船长”。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既懒惰,又不能吃苦,只会贪图享受,胸无大志,过一天算一天,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就拿我们班的王云来说吧,他家的生活条件很好,父亲在外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母亲什么事也不用做,只是负责看管王云。王云的家离学校不远,所以不用住校。王云的父母总希望王云能考上大学,将来能成材,可是事与愿违,王云下晚自习后总不回家,常常搭车到县城的网吧里打游戏过夜,白天根本没精神上课,他的母亲对此毫无办法。我发现王云的反常,就立刻找他谈心,才知道王云的母亲对王云要求很严格,一回家,就叫王云做这样那样的练习题,一点儿娱乐的时间都没有,久而久之王云就害怕回家了,才想到去网吧打游戏的。找到了王云犯错的根源后,我一方面与王云的母亲取得联系,让她改变一下管教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又对王云进行正面引导,告诉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其实也是为他好,是为他的前途着想,王云很快就谅解了他的母亲。我还引导他,做人应该有理想、有目标,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经过我的多次引导,王云果然改正了缺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可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多么需要有人来正确引导,可以说班主任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然的话,他们就会迷失方向。班主任就如同前进道路上的灯塔,要时时为学生照亮前进的方向。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班主任的心愿,虽然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管,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新的问题、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就一定会摸索出新的管理途径和方法,就一定能把握好班主任的育人艺术,从而成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引路人。
(责编 马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