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连续变化过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82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7岁.进行性心悸、气短33年.患者于1973年,即14岁时出现劳力性心悸、气短,日常体力活动无明显受限,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1级.1989年心电图示Ⅰ,aVL,V5~V6导联ST段轻度压低;超声心动图:左心房40mm,左心室收缩末径30 mm,左心室舒张末径45 mm,左心室后壁10 mm,室间隔10 mm,LVEF 62%,瓣膜、心包未见异常,二尖瓣开放时EF斜率减慢,几乎呈城墙样改变,二尖瓣E/A<1,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图1)。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AS的发病机理学说甚多,试图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诸如脂质浸润学说、血液动力学学说、癌基因学说、感染学说等,但他们都各自强调病因的某一侧面.经过近百年不懈的努力,多数学者认为,AS是环境和遗传诸因素间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内皮损伤是AS的始动过程,多种危险因素通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启动或加重A
目的 研究心脏起搏器综合征(PMS)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1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因慢室率心房颤动安置心室按需型永久起搏器(VVI)的患者中,16例安置后出现PMS的患者为PMS组,18例未出现PMS的患者为无PMS组.用组织多普勒影像技术测定左、右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收缩峰值速度、加速度和达峰时间.结果 观察组左、右心室侧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