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乳腺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t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要点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3年确诊的20例乳腺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

全组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为54岁,首发症状均为乳腺肿物,肿瘤平均最大直径3.8 cm。术前钼钯、超声和空芯针活检误诊率高,主要诊断依据为术后石蜡病理组织检查。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率低,Ki–67表达率为68.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率为63.6%。2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3年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6%和57.2%。

结论

乳腺梭形细胞癌较罕见,预后较差。激素受体阳性率低,Ki–67呈高表达,EGFR表达率较高。乳腺梭形细胞癌侵袭性强,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最佳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5′–脱氧氟尿苷(5′–DFUR)和氟尿嘧啶(5–Fu)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S174T转染胸苷磷酸化酶(TP)基因前后抗癌效应的变化。方法构建包含T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LS174T。传代5代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TP基因前后HT29和LS174T细胞中TP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 快速重编程羊水细胞为多能干细胞,建立诱导分化研究的内对照模型.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介导4种基因(Oct4、Sox2、c-Myc、Klf4)诱导双胎羊水细胞,筛选羊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AFDCs-iPSCs),对其进行多能性、体内外分化能力、核型等鉴定.结果 双
目的 分析需方使用基本药物的动力与阻力.方法 以力场分析法为框架,运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专家打分法对相关资料分析与评价.结果 需方使用基本药物的阻力总得分(3.62分)高于动力(2.42分),卫生服务供方逐利行为与地方财政投入不到位是关键阻力,其限制作用明显.结论 减弱或消除关键阻力源的同时,要及时增加关键动力源,是促进需方使用基本药物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