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普遍偏低,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提高学生学习高数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教师是提高学生学习高数积极性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标准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等数学;积极性;激发
高等数学是我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和工具.但由于我院学生高考录取时成绩较低,尤其数学基础差,底子薄,而理论学时又少,更是使学生产生未入数学门先有三分惧的心理,致使有些学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造成每年期末高数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挂科.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成绩?
一、从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笔者认为教与学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过程,单方面追究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是片面的.高职学生年龄上已经接近成人,再用普通的教学方式并不合适,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状态进行学习,这种情绪状态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所以我推荐一种教学方式“学导式教学法”.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内容
学导式教学法是引导式教学法的进一步升级.学在导前、先学后教——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做主体的学堂,凡是学生能看、能算、能练的尽量让学生做,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得到教师示范指导的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彻底否定了注入式教学.同时教师要在导前恰当指导学生自学——引领学生主动领悟知识、熟练技能、开发智力、锻炼能力、相互启发,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指导作用能积极体现.
(二)“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过程包括: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
1.自学.由学生自己边看教材边思考,能自己回答、解决的问题,就由学生自己解决.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探索,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变一般性的预习为探索性的自学.
2.解疑.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提出来,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互相解答,互相提供建议,并进行尝试性检验.
3.精讲.教师要对学生“察言观色”,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不能理解之处,正是需要教师点拨的重点.讲深讲透,少而精,重在引路.主要讲重点、难点、定义、原理,指导自学方法和技能技巧.宁可步步引导而不直接灌输知识、提供结论.
4.演练.演练是学导式教学结构的重要部分,是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深化智能,提升他们的自学、探索能力和革新、创造能力.
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学导结合,多法互补.课内外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学法和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形式与教学艺术,做到“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本着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而目前使用的高职高专的数学教材普遍偏重于知识自身的完整性、严密性,对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等重视不够,这就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没用,只要到工作中能干活就行,所以上数学课时就没兴趣.而我们培养的高职毕业生,是要在一出校门就能胜任相应工作岗位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理论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给不同专业上课时,经常选些与专业技能相关的数学例题讲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导数应用这章内容时我给管道班加了这样一个例题:从海上油井到炼油厂输油管线的铺设,怎样连接管线才能使铺设费用最小?管道班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个个动手在纸上画图、计算.有的说水下铺输油管线越短越省钱,因为水下铺管费用高;有的说尽可能多的铺水下输油管,因水下铺管距离最短;也有的取上述两种方案的折中方案.经过激烈讨论并计算之后得出结论:前两个极端方案都不是费用最低的,最后的折中方案更可取.这次课大大提升管道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切身感到数学在日后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数学的态度,使学生更加认同数学的价值.
三、把日常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成绩的考核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学生最关心、最在意的问题,能够给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以往是“一考定终身”,以一次笔试就决定了学生这一门课的成绩是不科学的.依据现代教学理念,我院把学生的成绩分成两部分,有30%是日常表现,70%是期末笔答.针对这30%日常表现的考核,我在开学的第一次课就向学生讲明包括出勤、课上发言、课后作业及章后测验等,让学生感到只要肯学每节课都有得分的机会,日积月累,最后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并且我们学院采用了学习成绩与就业相结合的政策,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高数的积极性,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各科的积极性.这就形成了“学习好的有工作,学习差的没工作”的局面.当学习成绩决定了就业后,高职学生们为了将来能够在就业上占有更大的优势,他们学习积极性真正被刺激起来了,形成了相互比着学的势头.
以上是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考核等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三点思考.只有真正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才能把学习数学由一种负担转变成一种乐趣,才能使数学教学变得愉快而有趣,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高等数学;积极性;激发
高等数学是我院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和工具.但由于我院学生高考录取时成绩较低,尤其数学基础差,底子薄,而理论学时又少,更是使学生产生未入数学门先有三分惧的心理,致使有些学生自暴自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造成每年期末高数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挂科.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数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成绩?
一、从教学方法上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笔者认为教与学是一种双方互动的过程,单方面追究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是片面的.高职学生年龄上已经接近成人,再用普通的教学方式并不合适,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状态进行学习,这种情绪状态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所以我推荐一种教学方式“学导式教学法”.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内容
学导式教学法是引导式教学法的进一步升级.学在导前、先学后教——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做主体的学堂,凡是学生能看、能算、能练的尽量让学生做,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得到教师示范指导的学生自学和互学的,彻底否定了注入式教学.同时教师要在导前恰当指导学生自学——引领学生主动领悟知识、熟练技能、开发智力、锻炼能力、相互启发,是对启发式的发展与创新.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指导作用能积极体现.
(二)“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过程包括: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
1.自学.由学生自己边看教材边思考,能自己回答、解决的问题,就由学生自己解决.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探索,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变一般性的预习为探索性的自学.
2.解疑.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提出来,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互相解答,互相提供建议,并进行尝试性检验.
3.精讲.教师要对学生“察言观色”,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不能理解之处,正是需要教师点拨的重点.讲深讲透,少而精,重在引路.主要讲重点、难点、定义、原理,指导自学方法和技能技巧.宁可步步引导而不直接灌输知识、提供结论.
4.演练.演练是学导式教学结构的重要部分,是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技能,深化智能,提升他们的自学、探索能力和革新、创造能力.
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学导结合,多法互补.课内外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学法和新技术、新手段、组织形式与教学艺术,做到“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本着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而目前使用的高职高专的数学教材普遍偏重于知识自身的完整性、严密性,对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等重视不够,这就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没用,只要到工作中能干活就行,所以上数学课时就没兴趣.而我们培养的高职毕业生,是要在一出校门就能胜任相应工作岗位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非常重视理论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给不同专业上课时,经常选些与专业技能相关的数学例题讲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导数应用这章内容时我给管道班加了这样一个例题:从海上油井到炼油厂输油管线的铺设,怎样连接管线才能使铺设费用最小?管道班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个个动手在纸上画图、计算.有的说水下铺输油管线越短越省钱,因为水下铺管费用高;有的说尽可能多的铺水下输油管,因水下铺管距离最短;也有的取上述两种方案的折中方案.经过激烈讨论并计算之后得出结论:前两个极端方案都不是费用最低的,最后的折中方案更可取.这次课大大提升管道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切身感到数学在日后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数学的态度,使学生更加认同数学的价值.
三、把日常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成绩的考核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也是学生最关心、最在意的问题,能够给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以往是“一考定终身”,以一次笔试就决定了学生这一门课的成绩是不科学的.依据现代教学理念,我院把学生的成绩分成两部分,有30%是日常表现,70%是期末笔答.针对这30%日常表现的考核,我在开学的第一次课就向学生讲明包括出勤、课上发言、课后作业及章后测验等,让学生感到只要肯学每节课都有得分的机会,日积月累,最后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并且我们学院采用了学习成绩与就业相结合的政策,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高数的积极性,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各科的积极性.这就形成了“学习好的有工作,学习差的没工作”的局面.当学习成绩决定了就业后,高职学生们为了将来能够在就业上占有更大的优势,他们学习积极性真正被刺激起来了,形成了相互比着学的势头.
以上是笔者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评价考核等三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三点思考.只有真正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才能把学习数学由一种负担转变成一种乐趣,才能使数学教学变得愉快而有趣,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