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及血清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q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检查和血清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术后诊断、随访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均进行了^18F-FDG PET显像,并对其中32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血清CEA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1)结直肠癌的术后复发转移灶在^18F-FDG PET-CT图像上均表现为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呈团块状或点状,复发灶常沿肠管走行。(2)61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PET-CT最终正确诊断58例,其灵敏度为97.2%,特异性为92%,准确性为95.1%。(3)本组病例中,经过^18
其他文献
对碧口地块赋矿火山岩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碧口群铜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裂谷或局部洋盆构造环境,而豆坝群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与沿铜厂-关
<正>碱交代作用是热液作用的主体,对于许多金属元素的搬运和集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是成矿物质被带出、迁移和富集的最重要作用过程,被认为是涵盖整个热液作用成矿、解开矿质来
期刊
@@川西冕宁-德昌REE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稀土成矿带之一,长约270km,宽15 km,包括牦牛坪超大型REE矿床、大陆槽大型REE矿床、木落寨中型REE矿床和里庄小型REE矿床以及一系列矿点和矿化点。前人已根据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包裹体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特征,建立了川西冕宁-德昌REE成矿带“三层楼”成矿模型,并在基础上提出了碰撞造山型REE
陈家杖子金多金属矿是内蒙古境内首次发现的隐爆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床.在太古宙老基底内,燕山晚期石英斑岩侵入、隐爆角砾岩的形成以及断裂构造的频繁活动,对矿体形成和形态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隐爆角砾岩筒具有脉动性隐蔽爆破性,岩性变化、蚀变具明显的规律性,矿化具有上金下铜多金属的特征.矿(化)体主要赋存于石英斑岩脉两侧,矿体变化较大,矿化不均匀.运用新的物探试验方法(DPEM),在岩筒深部圈出大规模异常,
通过对青海野骆驼泉金矿含矿构造带、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床明显受三级构造系统控制,存在着三期构造-流体-矿化模式。早期的韧性剪切作用是晚加里东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