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说,装配式建筑为主要潮流,为近年来的建设热点,各地区纷纷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若想更好的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高效落实工程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研究,总结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可以说标志着建造方式的变革,各地区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壮大。湖南提出,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长、株、潭三市中心城市达到50%,其他市州中心城市达到30%的总目标。基于此目标,强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助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各地区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采取了系列措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其中,湖南地区的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整理如表1所示。从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角度来说,改变了建造模式,同时转变了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需要进行管理方式的创新和优化,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管理价值和效益。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构配件质量
  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模式来说,对构配件进行预制、现场装配,建造装配式建筑。整个工程的质量,受到构配件质量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装配式建筑的柱和梁等,多是通过工厂预制。若构件的质量偏差较大,则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目前来说,各地区建成的现代化装配式构件制造厂很少,预制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使得生产的构件常见不达标情况,增加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需围绕构件运输和存储以及使用等全过程,做好质量和性能的控制,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2.2 管理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模式不同于传统建筑,采取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显然不适用,需要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从管理需求的角度来说,对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以及动态化需求较大,若想实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高效控制,引入信息化技术以及现代化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管理制度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生产与安装技术要求比较高,若想确保建筑建设的质量和安全达标,那么必须要注重管理制度的优化和完善。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特点,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依据工程建设方案,协调好生产和运输以及安装等多个环节各项工作,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优化机械设备资源的配置,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保障建设工作高效落实。目前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落实,受到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管理理念和方法落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生产效率和质量尚未达到预期,还需要进行创新和优化,推动装配式建筑稳定发展。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策略总结
  3.1 完善技术体系
  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优化角度来说,为了能够提高建造的效率和质量,要不断优化建造技术,构建完善的建筑水平。2019年湖南筑博会中,三一筑工的展台展出的建筑机器人以及SPCS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体系,引起了很多专业观众的关注。此技术基于智能筑享云平台,为装配式建筑建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基于此平台,能够工程与工地的实施连线,实现了建造业务流程的有效监控以及科学调配,提高了建造的效率。通过工厂空腔构建,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采用上下打结的方法进行连接,中間浇筑混凝土,构成一个整体。同灌浆套筒的装备式建筑相比,采取此工艺,不仅提高了建造的速度,同时还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利用建筑装配机器人,比如板材安装机器人等,能够替代工人完成很多工作,适应中国建筑工人老龄化趋势。图1为展示图。
  3.2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推动装配式建筑建设,要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入手。具体实践中,要积极完善工程管理制度,为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指导。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工程管理制度时,要结合装配式建筑工程建造的特点以及管理信息化和精细化等的要求,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推动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个责任主体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高效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将用人和分配以及监督制度,合理融合到工程管理制度体系,积极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量,协同落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着眼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积极创新管理方法,不断优化管理工作,弥补管理漏洞,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1]。
  3.3 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8项重点任务以及要求,这其中包括工程总承包。从项目的推进来说,采取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助力实现装配式工程一体化管控,即设计和生产以及建造管理等,高效发挥施工总车女包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对建筑设计和生产以及安装环节的有力把控,保证构建的质量达标,避免发生不符合设计方案的情况,同时减少构件堆积的情况,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全面释放总承包模式的应用价值[2]。
  3.4 推广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
  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领域来说,推广机械自动化技术手段,有助于提高生产的效率,保证构建建造的精准性,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举例外墙板的制作,利用模台输送系统和模台准备系统等,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使得机械设备可以按照设计的指令作业,实现对生产参数的精确性控制,减少生产误差,确保构件的质量。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对位置的自动化识别,并且自动化校正构件的垂直度,保障建造的准确性和效率,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3.5 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
  首先,组建高素质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小组,具体负责工程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管理实际需求,组建专业的人员,合理配置人力管理资源,制定完善的管理工作计划,落实到管理实际,切实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3]。
  其次,做好主要因素的控制。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管理,主要围绕人员和机械设备等进行,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合理安排工种和材料以及设备等的进出时间,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工程建设工作高效落实。
  最后,落实施工质量检查制度。对完成的建造项目,按照质量验收检查标准,进行质量和性能的检查,把关建筑的建造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达标。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督促安装施工人员进行整改,避免影响着后期的使用效果,实现工程管理的价值[4]。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要从构件的预制和安装等全过程入手,结合建造模式特点,采取系列措施,做好建造质量的把控。文中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工程管理方法,具体如下:完善技术体系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广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锋.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筑,2019(16):74-75.
  [2]王志刚.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7):171-172.
  [3]廖吉祥.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科技风,2019(14):100.
  [4]程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09.
  作者简介:
  张志雄(1973-),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房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我国越来越多土地资源被用来建筑施工。城镇化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工程质量,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以及功能性需求也越来越高。建筑行业开始重视建筑的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建筑施工往往有着施工周期长、材料使用量大、成本高的特点,对建筑的质量管理控制一直都是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建筑施工,探讨提高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并向规范化发展,受到低价中标的影响,作为工程施工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多措施降低企业施工成本,多途径探寻企业利润增长点,成为新形势下施工企业切实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大量的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实践经验,全面剖析了当下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存有的诸多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加强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举措,以飨众
【摘要】房产开发施工现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即使有科学规范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也需要充分调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协调积极性,从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管理理念到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再到明确施工岗位责任意识,逐步强化施工现场关键技术节点的控制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管控水平,有效解决房产开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从而推动房产行业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产开发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建筑施工单位的重视,但是,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如管道渗水漏水或堵塞,严重影响了住户对建筑的体验感和建筑舒适度。因此,本文将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现状、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控制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