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累为突破口,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y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学生习作现状令人担忧,言之无词和言之无物是学生习作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针对学生习作状况,提出《加强积累,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这一研究课题,主要从积累语言、积累生活、建立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的有效链接、激发学生积累和写作兴趣等方面展开研究和实践,使习作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让学生爱写、会写习作,大力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积累语言 积累生活 有效链接 激发兴趣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也是语文课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习作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这一核心要求,一直以来就是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不倦、不懈研究的课题。
  但在农村小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习作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首先对我校学生写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以了解学生写作状况。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我发现,学生习作积极性普遍不高,言之无词和言之无物是学生习作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学生阅读量偏少,阅读面也不广,阅读兴趣更有待激发,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亦没有良好的习惯,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大多不会在习作中运用,阅读积累和表达运用之间缺少有效的链接。
  三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强化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并建立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之间的有效链接,促进两者的有机交合。
  一、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课内积累
  吸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的成功经验,优化课堂教学,摒弃繁琐的分析,在语言习得上下功夫,抓住教材中利于积累的因素,多积累,多练笔,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训练。
  1.抓住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精彩片断多背多记
  以多种手段促使学生将课本语言内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将课本语言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组块中去;学完一课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读读背背,积累规范的课本语言。
  2.抓教材中可练笔的内容多写多练
  (1)仿写:仿照课文句、段的语言形式,写一句或一段话。
  (2)加写、补写、续写:抓住课文开头、中间、结尾作者有意留下的语言空白,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加写、补写或续写一段话。
  (3)改写:以课文为内容,进行体裁、语言形式、人称等方面的改写。
  (4)缩写:将课文或课文中的重要段落缩写成一篇或一段比较简要概括的文字。
  (5)写心得体会:结合课文或其中某一部分的人物、事件、作者的表达方法等,写出自己读后的收获与感受。
  二、抓实课外阅读,丰富语言储备
  每周从语文课中辟出一节课作为自由阅读课,保证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自己购书,相互换书,图书室对学生开放,使学生的图书有保证。印发读书卡,让学生自由积累和按要求专项积累,语文教师利用阅读课适当指导阅读积累的方法,保证质量。
  (1)读完再积累的方法。即看书时为了不影响整体阅读,先通览全篇,而后或摘抄或记忆其中的佳词妙句,精彩片段。
  (2)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即指导学生读书后或汲取其中的佳词妙句,或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并记下文章对事是怎样记叙的,对思想是怎样表达的,对道理是怎样说明的,对情感是怎样抒发的,对语言文字是怎样运用的等,也就是记下作者的思路,或写出自己读后的收获和感受。
  (3)精读与略读的方法。指导学生针对不同内容的读物采用不同等的策略去阅读,以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三、将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的有机结合
  1.注意观察与阅读相结合
  在观察中,帮助学生使表象逐步稳定、清晰、完整,使习作材料十分鲜明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及时地查阅被观察事物的有关资料,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美的文章片段或语句,促使学生把被观察事物以双编码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
  2.注意语言积累的迁移性
  语言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迁移运用。在语言接受的初期,学生往往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应用情绪,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促成学生将积累的语言运用到所观察到的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的有机结合。
  四、营造氛围,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1)习作内容提前布置。习作教学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每次习作提前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如写《一件事》,让学生积极观察、体验生活中身边的事、周围的事;让学生有兴趣、有计划、有目的地做好习作前的准备工作。
  (2)习作题目宽松、开放。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习作题目可不受课本范围的限制。教师可给一个“母题”,如《写一个事物》,让学生据此确定一个“子题”写作,可以是一种植物,可以是一种动物,还可以是一种玩具,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大胆写文。
  通过课题的研究实施,学生的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语言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习作水平大有长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要写好习作,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生活积累是为开源,需要深入生活,心入生活;语言积累是为引流,需要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两者结合就是传统经验的“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精神的继承与弘扬。积累愈厚实,写作就愈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了。
其他文献
在物理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依据初中学阶段的心理特点,顺势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将学生培养成合乎时
【摘 要】历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在生活中应用,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但是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时间空间跨度大,要学好、记牢、理解、运用并非易事,尤其以往干巴巴的讲述和记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无疑会让学生视野开阔并从中受益。  【关键词】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 减负增效  随着信息时代
【正】服务概况:4月话务总量为63330例:其中有11415人次拨打人工服务,51915人次查询语音信息。其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种植咨询中较为集中的问题有:玉米苗期的虫害防
生成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宽泛隐私理念具有合理性、必然性,而仍然作为主流观点的泛化隐私理论是对隐私权客体的形式主义解释,即偏重概念的字面意义,其外延尽可能囊括所有“能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信息技术对当代的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并要求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语文教育体系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为此
一、地理教学案例的内涵 案例指的是教学内容里的实例,而地理教学案例则是一些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具体地体现地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就是从空间与时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