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精子细胞膜结合型透明质酸酶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人精子细胞膜结合型透明质酸酶(PH20)在人原发、转移乳腺癌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合成两个高抗原性人PH20多肽,免疫于兔皮下,检测、鉴定、纯化抗PH20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复合物(ABC)法检测53例乳腺癌原发及淋巴结转移灶PH20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5例新鲜乳腺癌组织PH20的表达.合成两条PH20寡核苷酸探针,应用原位杂交检测乳腺组织芯片,包括28例乳腺癌组织,5例乳腺癌旁组织,15例正常乳腺组织.结果PH20免疫组织化学示:正常乳腺组织无表达(0/3),53例乳腺癌中31例呈阳性表达(58.4%),其中乳腺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48.2%,乳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原发癌70.8%,转移癌83.3%.Western印迹法示5例乳腺癌均有PH20相应阳性条带的表达.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显示75%(21/28)乳腺癌中有PH20mRNA表达.17例正常乳腺组织中2例乳腺小叶呈弱阳性表达.结论PH20的表达似乎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行为呈正相关,提示透明质酸酶可能消化乳腺癌周围组织,并释放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而促进其肿瘤生长和转移。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建构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使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适应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意义  从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传统的泰勒模式管理下的企
本组12例中男性1例,女性11例;年龄16~52岁,中位年龄34岁.8例因体检偶然发现胰头部占位性病变而入院.4例有症状,分别为上腹部隐痛1例,中上腹部肿块2例,空腹时晕厥、烦躁不安、昏迷,经补充葡萄糖后清醒1例.1例术前空腹血糖37 mg/dl,血清胰岛素15.5 U/L,血清胰岛素与血糖之比为0.42,术后空腹血糖102 mg/dl,术后病理诊断胰岛素瘤.其余11例术前、后空腹血糖正常.术前B
提出了一种双层半圆介质加载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新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新型波导结构在工作波长1550nm下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和优化分析,得到了波导传播特性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