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戊菊酯和苯巴比妥钠(PB)对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来源 :农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0.2mg/g氰戊菊酯和2mg/g苯巴比妥钠(PB)拌饲料处理不同时间,对敏感种群(HDS)和抗性种群(KQR)棉铃虫不同组织的P450诱导作用不同。两种诱导剂对HDS种群棉铃虫的中肠、肠肪体和体壁的P450都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中PB诱导的最高倍数分别达2.24、2.03和1.60倍,氰戊菊酯诱导的最高倍数分别达2.14、2.83和1.28倍;两种诱导剂对KQR种群棉铃虫的部分组织P450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不及对HDS棉铃虫的显著,最高诱导倍数只有:中肠1.21倍(PB)和1.15倍(氰戊菊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特点。方法:用普利生LYB—N6A型全自动血粘度仪和无创伤心血管参数测量仪对1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50例正常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那么在科学课上,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为此,我上了一堂四年级教研课《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感触颇深。  一、注重课前备课,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充分的课前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课到底备什么?怎么备?简单说一备学生,二备教材,三备
思考是人类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培养善于思考的人,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更是新课标所强调的目标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要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觉探索,使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路之后,教师要积极鼓励,认真倾听。即使学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