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雨斜侵薜荔墙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NT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高二即将结束的一个下午,窗外正飘着细雨,丝丝点点,不时有微风携雨,拂在面庞,一阵清凉舒爽。
  窗外正是“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美景,窗内却是一片考试后的压抑惨淡。
  少许感喟后,我还是投入了学习中,看着满目疮痍的试卷,又是一阵唏嘘。
  正心塞时,雨大了。雨丝变长变密了,在天地间斜斜地织成一张网。
  我急忙关上窗,雨脚如麻,密密地打在玻璃上。雨点在窗上汇集,不久便汇出了一股溪流,蜿蜒而下。对面郁郁的老树也逐渐在模糊的视野中隐去了。听着雨滴密集地敲打窗扉,一句诗猛然出现于我的脑海:“密雨斜侵薜苈墙”。
  这句诗与眼前之景贴合得再完美不过了。“密雨”“斜”“侵”“薜苈墙”,一个字都不能少,尤其是“侵”字,只觉传神。就算让我像答考试题一样说出它的意义,我也不能尽其然。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是觉得这美感是与生俱来,人人皆可感之的。
  一个简单的“侵”字,却无可比拟,柳宗元道人所欲道而未能道,真文字大家。
  正沉醉于雨景时,这才惊觉自己这些年学的语文有多僵硬死板。我早已背熟各种答题公式,学了那么多答题技巧,但又曾有多久,我们忘了简简单单、不带目的地随意去体验生活的美呢?
  终究还是明白了,听千遍万遍老师的讲解,掌握各种版本的解析,还是不如用心感受。正如第一次接触诗歌时那样的好奇,看到打动人心的词句时的那种惊喜,真的已经很久不曾有过了。
  雨势又大了,似是回应着我内心中的百感交集。
  我转过身回望窗内,大家都在认真地埋头苦读……我故意地大声对同桌说:“快看外面的雨,用‘密雨斜侵薜荔墙’来形容真是太妙了!”我毫不掩饰心中浓浓的惊喜,希望得到一拍即合的回应。
  而她抬起头,敷衍说:“哦,真好。”旋即低下頭,又埋于题海了。也有两三人闻声抬头,望了眼,也继续伏案了。
  只是扫了一眼,只是回声“哦”……
  都是平淡无奇。但我的心头百味杂陈,正如窗外密雨斜侵。
  (荐稿教师:陆平/编辑:于智博)
  一个忽然发现了诗句之美的学生和一群为考试所累不堪的同学们。再普通不过的场合,再平常不过的雨景,却在作者笔下,道出了不同寻常。作者的心理经历了多重变化:考试失利后的压抑——忽然捕捉到诗句之美的欣喜——与人分享的期待——同桌及同学们的无视带来内心的无语。这些变化环环相扣,充分呈现了学习重压下学生们的心理状态,作者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能够自如地展现这样一段心理过程,可见他对生活有着很细致的感知力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时评作文成为了高考命题者所热衷的一种议论文样式。毋庸置疑,素材,特别是时事素材对写作时评作文意义重大。如何识别时事素材的优劣?如何运用时事素材?妥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同学们也就扼住了高考时评作文的命脉。  透视:两年高考时评  【真题回顾】  NO.1.(2016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
适用主题:对时间的想象;好奇心;使命感;生命的意义;探索未来……  女儿,你好!  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在服务合同里,我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不过,现在你打开了信,是吗?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  你收到這封信,还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银行对这封信的保管业务一直在正常运行,说明这两个多世纪中
我们之所以喜欢“天才”,是因为难得一见,而年纪轻轻与事业有成,是天才最好的代名词。可是,人与人的能力和爆发点是不同的,村上春树29岁才开始写小说,摩西奶奶80岁才出版了她的随笔集《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从“天才”写起,暗扣题目中的“闪光者”,而村上春树和摩西奶奶的事例则证明了“人与人的能力和爆发点是不同的”,同时也暗合题目中的“普通人”。  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只要还有重新开始的决心,什么
每个月我都会在网上订购几本图书,所以每个月自然都会接到月度畅销书推送。那些“畅销”的标准我个人并不认同。每个人的欣赏点、关注点不同,因此每个人喜欢的书也肯定不一样,但有没有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标准呢?我认为是有的。  好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引得我思虑至今,文章的标题是《世界末日,先烧哪些书?》。我知道,很多读书人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思索一番。其实,“世界末日,先烧哪些书”当初有两个前提:一
“女团”“偶像”“出道”,这些词组合一起你会想到什么?大概首先想起的都是肤白貌美、唱跳俱佳的女孩。但最近“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里,却走出了一位完全不同的女孩王菊。她皮肤黝黑,身材健壮,一点也不符合大众对“美”的定义和对“女团”的想象。王菊的出现,甚至让一些人觉得是“视觉灾难”。在节目中、王菊一出场,就显得很“强势”。别的女孩战战兢兢生怕出错,她已经在自称老师。她在歌里唱:“是谁的小眼睛
一、文言文阅读  1.明确要求,抓牢重点  考生应以上一年度使用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为样本,进行针对性训练。使用全国卷的考生,要重点研究人物传记的阅读,牢牢把握人物传记的阅读考查规律。目前,全国卷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选自“二十四史”。阅读中,除了古汉语字词、语法、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考生“读懂”文意的主要障碍,就是对史实、典故、背景等知识的不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生可以适当拓展自己
7年医学本硕连读,不去读博,也不去医院找工作,最终却选择了自己开面包店。放弃原本稳定而优厚的工作条件,选择收入并不理想的“初中毕业就可以”的面包店,任谁都觉得是一种资源浪费,任哪一位父母都觉得书白读了。然而,在笔者看来,黄晓斌不按常理出牌选择创业,任性的人生也有别样精彩。  正如他所说:“工作上那些条条框框,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中,多少人因为受不了条条框框,却不得不为稻粱谋,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环境
北京卷大作文①:  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作文與考试·高分素材》2018年14期52页《节物风光更可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材料作文“中国的变化”素材运用指导》的文题中说:“每个人都是在不同岗位上去推动中国的发展。”“我们每
在这世上,为人、行事被框定了诸多标准,自然,在众多标准下必会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然而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不同的思想,自然,所表现出的行为、处世的风格迥异。所以这世上哪有什么标准答案呢?  爱默生说:“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定不能盲从,灵魂的完整性是不容侵犯的。”世人给了诸多标准答案,难道都真的往自己身上硬套吗?显然不能。  你我最熟悉的考试中,其实就蕴含了这个道理。如果仔细对过答案,你会发现一些题后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敲门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敲门是一种礼仪,敲门是一种试探,敲门是一种诉求……总之,敲门中有故事,有人情,有学问,是人生必须面临的一大课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题目的第一句点出了言说的对象——敲门,文章必须围绕敲门来展开。脱离实际的敲门,空谈细节、礼仪、感情等属于偏离题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