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与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5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视是一门为大家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具有娱乐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影视音乐同样也具有这样的属性。如何寻求影视音乐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点,用影视音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影视音乐 爱国主义 教育
  
  电影是一门综合视听的艺术形式,在听觉这个层面上,它包含有人声,噪音,音乐。人声是剧情当中的人与剧情发生关联的人以及第三者发出的声音,有对白、旁白、独白等。噪音是物体发出的声音,如关门声、枪声以及一些效果音。音乐是包括声乐、器乐。早期的电影是一种有画无声的默片。或许是电影工作者意识到当时电影的缺憾,但又迫于当时条件的制约。往往在电影放映时在旁边放一架钢琴.由钢琴师在现场演奏一些现成的名家音乐,用以弥补视听上的平衡,这种名家音乐与影片的剧情甚至没有任何的联系,纯粹是增加些声音的元素而已。可见声音与影片的结合(不管两者是否有联系)还是从音乐开始的,随着电影进入有声时期以后,声音与画面才真正结合在一起。但音乐方面,电影音乐家仍是以纯音乐的形态来构思,这种构思方式脱离不了古典音乐的气息,到了后面随着电影的广泛深入发展,电影音乐家才注重电影音乐的研究,才开始专门为电影写专门的乐曲,这样才产生了相对独立的电影音乐形成。电影音乐才表现出明显的特征,随着电影艺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影创造者对电影音乐的重视,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像《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红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胆往前走》,《闪闪的红星》中的《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海外赤子》中《我爱你,中国》等中外优秀电影歌曲,将亲情、爱情、友情,对祖国博大深远的爱国感情抒发出来。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部电影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渲染影片整体气氛上显得得心应手,对推进剧情的发展也不可否认,在表达和传播情感上更是音乐的长项,音乐是一门抽象艺术,在动作、语言、文字、表演不能再表达什么的时候音乐就开始释放它的能量,发挥它的功效,他的出现弥补了动作、语言、文字、表演方面的欠缺。我们可以借助超越时空的音乐,它作为一种精种载体释放片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使用电影音乐特有的语言将友情、爱情、爱国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作为抽象的音乐元素所能表达的功能。
  影视音乐是具有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三者合一的艺术,在本文中我们只对它的教育性做出分析:它的教育特点在于它不是强行灌输的方式对观念进行说教式的教育,而是通过音乐的传唱,从而让观众不自觉的喜爱并接受,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悄悄的流进观众或者听众的心里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教育范围广泛,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对于影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创作出有更好教育意义的影视音乐作品和如何有效的利用影视音乐进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影视音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影视音乐和音乐一样,它超越了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中时空的限制,用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和调动人们心灵的联想,影视音乐使观众从听觉上的幻想转到视觉上的联想,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在一些主旋律的影视音乐作品中,普遍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情感,观众在对这种作品的欣赏审美过程中,又加深了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感受,溶入了自身爱国热情。如我国早期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从歌词到旋律,充满着一种广阔的爱国情怀,经历了半个世纪,仍然焕发着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人们还一直对它传唱,它所流露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人们所接受^《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纯真激昂词曲和童声的演唱,至今让人流连忘返。爱国主义精神随着它的传唱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中。因此,影视音乐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影视音乐能让观众在影片中产生共鸣。使影片传递的爱国情感更加自然地渗入观众心田,更容易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
  
  影视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部分,它能帮助渲染影片的整体气氛,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特别是电影主题音乐还能丰富,深化电影主题的功效。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是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伴随着音乐的出现进发出来,观众的情绪与影片产生共鸣,两者在情感上产生前所未有的统一,影片的思想毫无阻挡的涌入观众的心里。如南斯拉夫电影楼《桥》,音乐创作者专门为桥设计创作了一小段主题音乐,当桥在画面中出现时,主题音乐也就响起,表达了游击队员对这座大桥及祖国河山无比的热爱,观众的情绪与音乐产生共鸣,抒发出无限的爱国情怀。电影插曲是电影情感的集中爆发,观众在欣赏电影插曲时能与电影产生相同的情感共鸣。如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战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雄壮的乐曲,激昂的歌声,再不易动情的观众也会为之所感动,然而最主要的还是音乐中表现的爱国激情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在观众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以至过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唱起《英雄战歌》仍然是心潮澎湃。
  
  三、影视音乐比影视的受众更广,且更容易传播
  
  影视受条件影响,必须在影院或电视上才能观看,但影视音乐就方便多了,离开影院和电视等媒体,人们在口头上也可以传唱,且不论男女,老幼都具备传播条件,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即使没有看过影片,但它的歌曲响遍大江南北,如《便衣警察》插曲,“……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须言愁……”曾经唱遍祖国大街小巷,家誉户晓。歌曲隐含的爱国主义情操随着它的传唱也传遍祖国各个角落。
  
  四、影视音乐本身具有的民族化特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范例
  
  影视音乐与其他艺术形成一样都具有民族化的特性,各国的影视音乐都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有丰富的民间音乐形成,独特的乐器,它是繁荣我国影视音乐的丰富资源,影视音乐创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将民族音乐倾注到影视音乐的创作之中,这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使用和挖掘,这本身就是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一种高尚行为。
  由此可见,影视音乐特别是主旋律影视音乐,能激发爱国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运用影视音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一种自然、有效的方式。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电影《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命运之强大和人之弱小,使电影呈现出一种异常悲凉的姿态,电影中的人物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被命运残酷地作弄或毁灭了。从这个层面上说,《雷雨》表达出的是一种对人的命运的思考,以及思考之后的深深地悲悯。  关键词 电影《雷雨》 主题解读    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电影《雷雨》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血肉
【摘要】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自从在中国本土公映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达到了动漫票房的新高度。但是,也正因为这种成功诱发了从一般公众到学者群体的焦虑与反思:想象力的匮乏无疑是中国动漫发展的瓶颈。只有我们自已有效地利用本土题材,糅合传统元素,充分发掘想象的空间,才能创制出独具中国风而又名利双收的动漫佳作。  【关键词】《功夫熊猫》动漫电影中国风想象空间    1972年尼克松来中国大陆访华的时候,周
摘要 《敦煌變文字义通释》中存在一些伪条目,今撰文指出其中十则,以期为该韦的使用和研究者提供一份翔实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伪条目 考辨
摘要 《四分钟》从内容上来说,可以说是一部情节简单,人物俗套的影片,但由于片中音乐的独特创作和准确运用,又使这样一部普通的电影被赋予了与众不同的光彩,让我们在赞叹导演的电影才能之余,再次领略到德国这一在古典音乐领域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国度在现代音乐上所同样具有的非凡创造力和艺术水平。  关键词 钢琴 克鲁格夫人 杰妮    2006年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作为谢幕影片的德国电影《四分钟》在电影节
[摘要] 在埃舍尔的很多镶嵌图形作品中可以看到图形与图底是等量的,图就是底,底就是图,二者是互相依赖和支撑的。埃舍尔在运用图底转换的过程中,创造了他富有哲理性思维的视觉世界。  [关键词] 埃舍尔 镶嵌图形 图底关系 哲学思维    1、埃舍尔简介    毛里茨·科内流斯·埃舍尔(Mau ritsCornelius Escher,1898~1972)于1898年出生于荷兰吕伐登的一个土木工程师家
Lunar Wander 翁甜甜摄Lunar Wander 翁甜甜摄翁甜甜摄  2008年秋天,我刚上初一,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是佳能的IXUS80。买回家的那个晚上,我对着小区楼下一棵树按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快门,激动不已。初中班主任不允许我们带手机和MP3等电子产品,我那会儿老是偷偷地把相机和漫画揣到我的课桌抽屉里,后来相机就不清不楚地消失了。想起之后很长的一段时光,我都找不到当时摸到相机
摘要 达达艺术在一战中的德国产生,经过一批艺术家,特别是杜尚的创作和活动,达达主义的精神影响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和艺术。二战后,在文化和艺术中心的美国,新达达主义发展起来,成为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达达主义的很多艺术家同时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如劳申伯格等。  关键词 达达主义 新达达主义 杜尚 劳申伯格 后现代主义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柏林,战败了的德国已经不再
最后一天的人潮汹涌  令人意外的,在为期四天的P
[摘要]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改编自福尔斯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因后现代叙事的风格和演技派演员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而倍受关注。尤其是影片塑造的19世纪萨拉女性形象,其复杂矛盾的性格和神秘诡异的行为方式而更使该片百看不厌。萨拉是一个迷。她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在对待查尔斯的态度上,时而引诱时而拒绝,时而接受,时而逃离。在和查尔斯的关系进行中,她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一些演变。本文就试图从她对待查尔斯的前后态度和神
摘要 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周星驰在喜剧艺术中采用辛酸的爱情与喜剧大师卓别林如出一辙,都是刻画单相思的苦恼与外在条件引起的爱情磨难;而且都是用来作为喜剧的主线、推动情节的发展与深化主题。因为相近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爱情经历,以及戏剧发展过程中喜剧与悲剧逐渐交错融合的规律,都让他们在喜剧中采用辛酸的爱情这一题材。  关键词 辛酸的爱情 喜剧艺术 悲喜剧    周星驰是华语喜剧电影第一人。他自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