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防水是房屋建筑的一项重要分部工程,工程质量好坏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会直接影响生产活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同时也是建筑过程中一个比较难以控制的关键点。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防水概念、关键部位技术分析、建筑工程防水质量管理原则等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防水概念
建筑工程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是碱性的,保护钢筋不受锈蚀,而水中含有CO2和HCO3,会使混凝土中碱性碳化,无法保护钢筋而使其锈蚀,因此防水对建筑品质、建筑安全、建筑寿命、建筑物使用功能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涉及到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设计、防水施工技术、建筑物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地下室、外墙和室内厨卫间、露台、屋面等各个位置。
二、建筑工程防水关键部位技术分析
加强建筑工程防水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水方案,使建筑工程防水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增加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下面就建筑工程防水几个关键点进行技术分析。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
地下室渗漏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不严密,产生裂隙、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引起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地下室施工过程排水措施不当造成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 使用防水层材料不当引起、设备安装需要穿过地下室结构的通道周围的漏水,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回填土夯实,密实度达93%以上。
2、 提高砼面层耐磨性,砼面层水灰比和坍落度应尽可能小,采用机械抹光机压实收光。
3、 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不得留施工缝,结构自找坡,混凝土7天洒水养护,严格按设计要求处理结构变形缝,变形缝侧墙必须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一次成型。
4、 穿墙管外要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带止水环的套管,埋好后浇筑混凝土固定,止水带的位置,不得偏移,止水环周围的混凝土要捣振密实,防止出现漏振,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把主管与套管密封。
(二)卫生间、厨房防水工程
卫生间、厨房渗漏主要部位有:楼地面,楼墙面,穿墙管根,立墙与地面相交处,管道渗漏部位等,主要原因是结构混凝形成施工冷缝、毛细孔隙、悬空洞、裂缝,找平层未找坡或找坡不够,形成积水、防水层未完全封闭,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施工质量不好,有孔洞和缝隙等引起,因此针对卫生间、厨房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施工前,对卫生间、厨房进行防水设计图纸会审,对细部构造做法及位置,标高,防水设计要点进行核实,确认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是否合格,及时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
2、 严把施工质量关.对照设计图,对所有管洞吊模,用C20细石混凝土分2次浇灌;灌第一层,只需刷素水泥,初凝后再刷素水泥浆灌第二层,并振捣密实,终凝后,整个地面再刷一道素水泥浆,同时按照1%~1.5%的坡度从墙脚向地漏拉放射线找坡,做灰饼冲筋,用C20细石混凝土垫强度达70%的垫层,刷素水泥浆一道,镶贴彩釉砖,当粘结砂浆强度达70%以上时,用干硬性素水泥浆擦砖缝.这样可有效防止渗漏.
3、 整体结构蓄水试验48小时,不渗漏才能施工防水层,防水基层微孔密闭,防水材料、配比、厚度得验收和检查;检查防水材料的上反高度并进行防水层蓄水检查、门槛石或贴门槛石处地砖后贴并附加防水。
(三)建筑屋面防水工程
建筑屋面渗漏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不严密,产生裂隙、屋面变形缝、垂直出入口等部位未干铺卷材,坡度反向导致中间泛水、屋檐处的变形缝未断开、结构变形时卷材被拉开、穿屋面管道包括排烟(气)道、透气管、落水管及地漏等穿屋面处易与砼脱离,产生裂缝、承口杯与基体结合不严实、穿屋面板的立管和套管未设止水环,,因此建筑屋面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设计屋面板结构的时候应适当考虑板厚对防水的影响力,配足负筋,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以便缩小板筋之间的距离,结合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配置附加筋,来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
2、 根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等来确定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设防要求,同时结合工程等点,区域自然条件等进行设防,按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的原则,确定屋面防水等级及防水材料。
3、 布置合理的落水管,标明坡度,标明分水线,计算出各处分水线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结构找横坡为3%,建筑找横坡为2%,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对于找坡层较厚者,可部分或全部采用轻质材料找平层。
4、 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管根处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施工时嵌缝密封材料应挤压密实,注意加强养护找平层的赶平压光。
5、 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一般在砖墙上留凹槽,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大于250毫米,凹槽上部的墙应做防水处理,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压入预留凹槽内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钉距≤900毫米,木砖、木条应做防腐处理,安装牢固无松动,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或沥青砂浆等密封材料将凹槽分层嵌填,抹压严实,表面光滑平整。
(四)建筑外墙防水工程
外墙面渗漏主要原因是由于墙面裂隙、混水墙外粉刷分格缝破损、门窗洞口周边封堵不严等原因,因此建筑外墙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控制外墙配合比和水灰比,浇筑施工时要按顺序、方向进行振捣,不得发生漏振现象,砼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待24小时砼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砌筑用砖和砂浆的质量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框架填充墙砖砌体与梁接合部位必须按设计与构造要求配置拉结筋,框架梁底与砖墙顶面接触处应待墙体自然沉降稳定后,再用斜砖挤浆封堵密实。
2、 砼梁柱与砌体交接处,抹灰前要按规定铺设抗裂网,然后再按要求进行抹灰,以防止抹灰层在接合处产生裂缝
3、 对于外墙上的门窗洞口、脚手架眼、预留洞口、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管道穿墙部位的洞口修补、外墙立管固定处的防水密封等细部要特别注意,应严格遵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外墙涂膜防水设计时,防水材料需在整个墙面形成完整的无缝防水层,形成一定厚度的弹性涂膜,才能保证涂膜防水性能以及对基层微小缝的适应性。
4、 外墙铝合金、塑钢窗时,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或化学泡沫剂,进行分层密实封填,外墙抹灰时窗洞外侧靠框边处必须预留深5mm,宽5—8mm的槽口,以保证密封胶的粘结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层必须干燥并清理干净,密封胶应均匀地填满槽口,表面不得有缝隙、气孔等。
总之建筑工程防水质量管理原则是做到先排后防,将水在短时间内顺畅地排出,加强混凝土墙、柱、板、墙体材料及砌筑、抹灰层、塞缝等建筑位置结构自防水功能;加强卫生间、屋面、露台、阳台结构板、防水层蓄水检查;加强外墙、窗、卫生间墙体淋水检查;加强防水材料的应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工程应由合格的专业防水队伍施工,严格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和2012年《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的实施,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及验收规范:《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等规范、规程及设计标准执行,保证不渗不漏,排水畅通,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使用功能,
【关键词】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防水概念
建筑工程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科学,是建筑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混凝土是碱性的,保护钢筋不受锈蚀,而水中含有CO2和HCO3,会使混凝土中碱性碳化,无法保护钢筋而使其锈蚀,因此防水对建筑品质、建筑安全、建筑寿命、建筑物使用功能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涉及到防水材料、防水工程设计、防水施工技术、建筑物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地下室、外墙和室内厨卫间、露台、屋面等各个位置。
二、建筑工程防水关键部位技术分析
加强建筑工程防水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水方案,使建筑工程防水的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增加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下面就建筑工程防水几个关键点进行技术分析。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
地下室渗漏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不严密,产生裂隙、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引起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裂缝、地下室施工过程排水措施不当造成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 使用防水层材料不当引起、设备安装需要穿过地下室结构的通道周围的漏水,因此地下室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回填土夯实,密实度达93%以上。
2、 提高砼面层耐磨性,砼面层水灰比和坍落度应尽可能小,采用机械抹光机压实收光。
3、 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不得留施工缝,结构自找坡,混凝土7天洒水养护,严格按设计要求处理结构变形缝,变形缝侧墙必须与地下室顶板砼同时浇筑,一次成型。
4、 穿墙管外要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带止水环的套管,埋好后浇筑混凝土固定,止水带的位置,不得偏移,止水环周围的混凝土要捣振密实,防止出现漏振,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把主管与套管密封。
(二)卫生间、厨房防水工程
卫生间、厨房渗漏主要部位有:楼地面,楼墙面,穿墙管根,立墙与地面相交处,管道渗漏部位等,主要原因是结构混凝形成施工冷缝、毛细孔隙、悬空洞、裂缝,找平层未找坡或找坡不够,形成积水、防水层未完全封闭,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或施工质量不好,有孔洞和缝隙等引起,因此针对卫生间、厨房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施工前,对卫生间、厨房进行防水设计图纸会审,对细部构造做法及位置,标高,防水设计要点进行核实,确认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是否合格,及时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
2、 严把施工质量关.对照设计图,对所有管洞吊模,用C20细石混凝土分2次浇灌;灌第一层,只需刷素水泥,初凝后再刷素水泥浆灌第二层,并振捣密实,终凝后,整个地面再刷一道素水泥浆,同时按照1%~1.5%的坡度从墙脚向地漏拉放射线找坡,做灰饼冲筋,用C20细石混凝土垫强度达70%的垫层,刷素水泥浆一道,镶贴彩釉砖,当粘结砂浆强度达70%以上时,用干硬性素水泥浆擦砖缝.这样可有效防止渗漏.
3、 整体结构蓄水试验48小时,不渗漏才能施工防水层,防水基层微孔密闭,防水材料、配比、厚度得验收和检查;检查防水材料的上反高度并进行防水层蓄水检查、门槛石或贴门槛石处地砖后贴并附加防水。
(三)建筑屋面防水工程
建筑屋面渗漏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结构不严密,产生裂隙、屋面变形缝、垂直出入口等部位未干铺卷材,坡度反向导致中间泛水、屋檐处的变形缝未断开、结构变形时卷材被拉开、穿屋面管道包括排烟(气)道、透气管、落水管及地漏等穿屋面处易与砼脱离,产生裂缝、承口杯与基体结合不严实、穿屋面板的立管和套管未设止水环,,因此建筑屋面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设计屋面板结构的时候应适当考虑板厚对防水的影响力,配足负筋,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以便缩小板筋之间的距离,结合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配置附加筋,来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
2、 根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等来确定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设防要求,同时结合工程等点,区域自然条件等进行设防,按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的原则,确定屋面防水等级及防水材料。
3、 布置合理的落水管,标明坡度,标明分水线,计算出各处分水线的高度,一般情况下,结构找横坡为3%,建筑找横坡为2%,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对于找坡层较厚者,可部分或全部采用轻质材料找平层。
4、 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管根处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施工时嵌缝密封材料应挤压密实,注意加强养护找平层的赶平压光。
5、 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一般在砖墙上留凹槽,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大于250毫米,凹槽上部的墙应做防水处理,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压入预留凹槽内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钉距≤900毫米,木砖、木条应做防腐处理,安装牢固无松动,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或沥青砂浆等密封材料将凹槽分层嵌填,抹压严实,表面光滑平整。
(四)建筑外墙防水工程
外墙面渗漏主要原因是由于墙面裂隙、混水墙外粉刷分格缝破损、门窗洞口周边封堵不严等原因,因此建筑外墙防水工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控制外墙配合比和水灰比,浇筑施工时要按顺序、方向进行振捣,不得发生漏振现象,砼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覆盖养护,待24小时砼有一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砌筑用砖和砂浆的质量及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框架填充墙砖砌体与梁接合部位必须按设计与构造要求配置拉结筋,框架梁底与砖墙顶面接触处应待墙体自然沉降稳定后,再用斜砖挤浆封堵密实。
2、 砼梁柱与砌体交接处,抹灰前要按规定铺设抗裂网,然后再按要求进行抹灰,以防止抹灰层在接合处产生裂缝
3、 对于外墙上的门窗洞口、脚手架眼、预留洞口、挑檐、雨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管道穿墙部位的洞口修补、外墙立管固定处的防水密封等细部要特别注意,应严格遵照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外墙涂膜防水设计时,防水材料需在整个墙面形成完整的无缝防水层,形成一定厚度的弹性涂膜,才能保证涂膜防水性能以及对基层微小缝的适应性。
4、 外墙铝合金、塑钢窗时,窗框四周要采用松散材料或化学泡沫剂,进行分层密实封填,外墙抹灰时窗洞外侧靠框边处必须预留深5mm,宽5—8mm的槽口,以保证密封胶的粘结性和密封性。填嵌密封材料的槽口基层必须干燥并清理干净,密封胶应均匀地填满槽口,表面不得有缝隙、气孔等。
总之建筑工程防水质量管理原则是做到先排后防,将水在短时间内顺畅地排出,加强混凝土墙、柱、板、墙体材料及砌筑、抹灰层、塞缝等建筑位置结构自防水功能;加强卫生间、屋面、露台、阳台结构板、防水层蓄水检查;加强外墙、窗、卫生间墙体淋水检查;加强防水材料的应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工程应由合格的专业防水队伍施工,严格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和2012年《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的实施,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及验收规范:《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等规范、规程及设计标准执行,保证不渗不漏,排水畅通,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防水和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