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时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存在"双顺差"的失衡现象,尽管这在一定意义上能提高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但也会给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探讨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的成因和对策,对于平衡我国国际收支,进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资源的枯竭,对资源具有很强依赖性的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总结出其发展特征,揭示资源型城市衰退的主要原因,借鉴德国鲁尔工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过程理论和效用理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奢侈品网络消费行为效用函数,并在序数效用的理论指导下,画出不同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效用序列曲线,并指出序列曲线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亚太地区经济贸易中目前最受关注的协定,会推动亚太地区的一体化与和美国的联系,本文将探讨其发起过程、最新进展和主要议题,通过分析美国引导跨太平
1078年,宋神宗赵顼(xu)将熙宁年号改为元丰年号。元丰年间(1078~1085年)开铸元丰通宝钱,计有小平、折二两种,实行铜、铁二钱兼用。其中小平钱有行、隶、篆三种钱文,折二钱有行、篆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