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侵权的界定和免责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其他文献
新闻贵“新”,怎样做才能为了保住新闻的“新”,既抢时间又防差错,这是一个不少人看似解决实际并未解决好的问题。近读一篇回忆周恩来总理处理一次新闻事故的文章,从中既看到了在什么情况下因抢时间会产生差错,又明确了怎样做才能既抢时间又防差错。现将其摘要录之于后,以飨未见读者。  1954年7月21日下午,世界关注的日内瓦会议讨论通过最后宣言,周总理安排代表团负责新闻的李慎之不去会场,拿着会议最后宣言的初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真正具有新闻敏感的新闻工作者,除了能够灵敏地觉察到已经发生的新闻外。还应能对那些已经存在或潜在,但目前尚缺乏新闻价值的线索保持敏感,井做长期的跟踪。如果一旦发现这些新
一、遭遇公众道德批判危机的名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社会各界都迅速行动起来,从政府、企事业单位到普通民众都加入到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行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