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itkenⅠ型先天性股骨近端局限性缺陷一例
【机 构】
:
710008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三病区,710008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三病区,710008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三病区,710008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
【出 处】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8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己基)酯(DEHP)于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作用于孕鼠(F0),研究F1-F3代隐睾跨代遗传的演变情况及各代睾丸基因组DNA甲基化转移酶水平的改变情况。方法妊娠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实验组自妊娠第七天(GD7)到第十九天(GD19)持续经口予以DEHP 750 mg·kg-1·d-1灌胃,观察子代隐睾发生情况,雌鼠受孕率;记录大鼠体重和睾丸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2例儿童移位距骨骨折病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3.7~12.3岁(平均7.4岁),18例为高能量损伤,其中17例为高处坠落伤,1例汽车压伤。所有患儿术前均经摄X线片和CT检查明确距骨骨折及移位情况。术中采取前内侧切口(其中1例采用前内侧和前外侧联合入路)
目的 探讨1s F-FDG脑代谢联合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DAT)及11C-RAC脑多巴胺D2受体(D2R)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应用于帕金森病(PD)病情严重程度、脑损伤部位评价以及诊断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科收治的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儿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8~17岁(平均14.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 d(平均6.0 d)。所有患儿均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块后使用带线锚钉进行固定。术后随访复查X线片、MR、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术后
目的观察隐性脊柱裂胎儿终丝的超微结构,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切除10例流产的隐性脊柱裂胎儿终丝,取其纵、横切面分别置于透射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除1例终丝增粗外,余9例终丝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细线状,直径约0.5~1 mm。9例外观正常的终丝电镜下2例表现为排列整齐,规则的胶原纤维;7例表现为密集的胶原纤维,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呈无秩序状态。而1例增粗的终丝胶原纤维排列更加紊乱。胶原纤维由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