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帛书《易传》析述孔子晚年的学术思想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帛书《易传》比对《论语》中关涉《周易》的章节,从而确定这些章节是属于孔子晚年所说的话。此外,从帛书《易传》所见的哲理,显示了晚年的孔子已经具有哲学家的形态,关心形而上的问题,并且对这些哲学问题有很深的体会。孔子说《易》,开辟了以义理研究《易经》的新途,亦展示了一个学术发展的转折点,即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以孔子为开山。 This essay compares the chapters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Yi zhuan, which relate to the Book of Changes, to confirm that these chapters belong to what Confucius said in his later years. In addition, the philosophy seen from Yi Zhuan’s book shows that Confucius in his later years possessed the philosopher’s form, concerned with the metaphysical problems, and had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Confucius said “Yi” and opened up a new way to study “Book of Changes” in terms of justice. It also showed a turning point in academic development. Confucian moral metaphysics takes Confucius as the starting point.
其他文献
遵循中国国情和广东省情,从新兴学科精神文明学的应用视角出发、重点阐析 广东在新世纪中,发展战略的真、善、美这些文体要素的相应目标、任务和基本依据,试 图系统地为广东建设
本文应用力-电类比理论对大型力矩激励器进行了设计。采用励磁磁偏置结构成功地解决了长磁致伸缩合金棒沿轴线偏磁场的不均匀问题。实验证明本理论设计是合理的。最后,利用该
图书馆、书和词语是博尔赫斯用以表现世界本质的系列象征。《巴别图书馆》 表现了博尔赫斯的宇宙模式,《沙之书》等小说视“书”为世界之本质,“唯一的词”则是 博尔赫斯在作品
孔子主张臣民对君主要恭敬、忠诚、竭力供养;认为父母长辈应当慈爱晚辈,而晚辈则应当孝敬、赡养长辈;提倡夫唱妇随,互相恩爱;坚持华夏应当安抚和教化夷狄。孟子则主张君行仁政,臣民
从两汉传世赋作来看 ,道家思想自始至终对两汉知识分子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和灵魂塑造方面 :它往往与儒家思想在赋作中一起出现 ,成为构成知识
在人学研究中 ,人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审美特性都是重要的问题。对这两个方面及其关系的说明 ,只有通过现实的人的历史活动来实现。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首先说明什么是“人
考特里特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动态、异质性的环境中,组织应该采用有机式结构。但在动态、异质性环境中,信息非对称和信息不确定导致员工行为过程具有低度可观察性,行为结果具有低度
若从审美活动的整体构成着眼,盛唐时期就并非如有些论者所认为的,是隋唐美学或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史的低潮或沉寂阶段。相反,它是隋唐前期审美文化和美学思想空前兴盛与繁荣的阶段
汉初,作为统治思想和官方学术的道家学说广泛流传。陆贾强调遵循天道,顺天而动,倡导无为而治。贾谊在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时,也对道家之说多有采撷和发挥。韩婴则承于道家之说,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