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院校化工类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专院校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当其冲。通过开设集中实训课程、增加创新实验第二课堂、建立校外综合性实验基地等一系列方法改革化学化工实验教学,逐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化工
  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化工类专业而言,除了要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验技能及实践创新能力。实验课程已成为高专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验平台。所谓的创新实验是在给定实验目的和条件下,由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也包括由学生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的实验。创新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还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创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理念下,改革与完善创新实验教学,是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是实验教学的引导者,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引导、培养学生对创新实验的兴趣,造就出创新人才。首先,教师自身需转变、更新观念,必须不断认真学习新理论、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善于发现教学中的新现象、新问题,反复思考与总结,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其次,广大教师应通过对教育理论的研讨、优质课评比、成立教科研立项小组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并在学术研讨过程中,共同促进,共同进步,迸发出创新的灵感。最后,教师要不断的充实和调整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观念,积极参加培训,将所学的教育理论、方法自觉运用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当中。
  二、设置集中实训课程
  高专院校化工类专业创新实验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精神的养成。每学期,学校可根据本学期的专业课及课内实验的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集中实验,即实训。实训的内容既涵盖本学期的重、难点实验,还结合工业生产将此类实验进行拓展、延伸,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我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开设了实验室操作技能练习、工业分析基本技能练习、化学检验基本技能练习等实训课程。通过实训,學生能够自主完成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得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三、增设创新实验第二课堂
  高专院校化工类专业开设的课内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实验种类缺乏多样性,并且实验内容以训练操作技能为主,从而忽略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因此,提出增设化学化工创新实验第二课堂,常规教学相互补充。在第二课堂中,教师根据当前的学术动态、热点话题及科研项目拟定创新实验题目,或是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而提出,还可由老师、学生共同讨论决定。通过查阅文献,学生充分理解实验原理,剖析实验方法,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需为学生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并推动第二课堂创新实验项目与社会生产相联系,突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型的学习逐渐向主动型学习过渡,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潜在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校外综合性实验基地
  扩展实验教学的地域范围,与对口的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综合实验基地,也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不用年级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校外实践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有计划的组织其到厂矿、科研单位参观、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高年级学生,将部分实验学习转移到工厂企业,与企业实际状况相结合,进行实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有目的实践性创新实验。同时,在校外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可转移到校内实验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得出的结果既能提高到理论层面又能指导生产实践。实验教学基地的扩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相互转换与结合的能力,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不断改革创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专业特色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管理的规范化、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及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创新实验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必然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探索期及磨合期。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实验内容、实验管理体系、实验地域范围等方面拟定多种可行性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才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英华,徐家宁,魏士刚等.基础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7-9.
  [2]李文鑫,黄进,胡甲刚.树立“三创教育”理念 培养“三创”人[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18-21
  作者简介:
  郭丰艳(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化学。
其他文献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现在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拘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在这样的理
摘 要:农村的孩子希望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丰富的阅历,还要书写出真实的农村生活感悟。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难题迎刃而解。把老师从指导作文的茫然中解救出来从而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技术; 农村真实生活; 写作训练  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和研究人员,为了寻找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某些新型的教学方法,似乎有很多不适应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中随之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及寻求教育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指与父母双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语文的教学内容可谓是纷繁复杂,语言表达、写作技巧、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社会生活以及人生感悟,这些都是语文新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底蕴与文化素养的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方法及渗透传统文化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现状;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学生文化底蕴构建、提高学生整
摘 要:小学体育教育首要任务是要搞好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在思想健康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通过对体育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文章主要是探讨如何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希望能借助体育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  关键词:小学体育;自我发展;思想健康教育  学校教学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视为最根本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要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改变旧有的师生关系模式,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做个民主型的教师。  关键词:中学;新课标;教师角色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新课标下教
摘 要:新课改后,高中数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无论在教学方法、内容上还是教学理念上,变化显著。对此,怎样让新课改下的大学新生尽快适应、了解大学数学、怎样与高中数学顺利衔接等问题亟待解决。基于多年工作体会,基于学生视角,文章对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展开探讨,围绕教学内容及思想,简要分析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教学分离现象。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概率论  大学数学对高校新生的学习影响较大,该课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有了人生的航标,就会有一段精彩的人生。1992年7月,我从铁岭师范学校毕业了,怀抱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我走上了天德小学的三尺讲台。两年后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少先队事业,之后又陆续担负起德育管理及党支部建设工作。在教育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以满腔的热情默默地耕耘、奉献,同时收获着,多少个日日夜夜,数不清的黎明晨昏,披星戴月,朝来幕去,忙碌的身影像一道永恒的风景,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