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赛丁格尔穿刺技术在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B超及改良塞丁格尔技术对PICC置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肿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盲穿),观察组采用改良赛丁格尔穿刺技术在B超引导下的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改良赛丁格尔穿刺技术在B超引导下可使PICC置管有效提高了穿刺率,降低了感染、血栓、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 B超及改良塞丁格尔技术为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其他文献
热力学基础是《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章节。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基础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作者从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开展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实
羧酸酯酶(CXE)是一类具有α/β折叠结构域的水解酶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植株为材料,通过TBLASTN搜索和手动校
干旱胁迫下植物叶表型可塑性研究可揭示植物在不同自然环境中的生态意义并了解其适应性进化机制。木蓝属是豆科第三大属,其生境多样,形态复杂,因此其分类和进化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该研究以木蓝属中生态幅最宽、形态变异最大的河北木蓝为研究对象,选取四川省石棉县,云南省蒙自市、砚山县3个种源地的河北木蓝一年生幼苗进行盆栽控水试验,设置4个干旱胁迫梯度,从植物叶片的宏观形态及表皮毛两个方面探究河北木蓝对干旱胁迫的
以5种卫矛属树种(品系)当年生充分休眠离体带叶枝条为试材,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内进行0℃、-10℃、-20℃和-30℃共4个梯度低温胁迫处理,考察其叶片解剖结构以及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低温响应特征,并结合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综合评价5种卫矛属植物抗寒性。结果表明:(1)‘北海道黄杨6号’叶片有3层紧密的栅栏组织,北海道黄杨、胶州卫矛和大叶黄杨叶片有2层紧密、1层相对疏松的栅栏
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市场信息价值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了3个结论:(1)市场需求的变化程度越大,信息的价值越大;(2)产品的替代程度越大,信息的价值越大;
目的:对3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颅底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CT、MRI、DSA进行定位、定性诊断,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治疗.结果:29例治愈,死亡4例,
全球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南玻集团作为深交所最早挂牌的新能源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