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fuc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革新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与此同时,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全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法
   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感教学的开展活动中,案例一定要能够充分说服学生,让他们感同身受,从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创建家校共育平台,拓展有效的渗透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家长及时沟通的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通信软件,创建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的平台。然后运用公众号发布文章、推送信息等方式给家长提供一些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案例,给学生不断输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最后,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积极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慢慢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
   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组织他们去敬老院等地方,让他们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奉献社会和尊敬老人,从而发展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开展丰富的情感教育活动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完成知识传授以后还要注重学生身心素质的成长,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完成这一内容的重要课程。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的说明,也是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中,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法律意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把丰富的情感融合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例如,在“我是独特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我的自画像”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自身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自我接纳以及自信的品质。同时让学生之间积极交流,找对方身上的优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正视自己和他人的独特,同时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把教、学、做合一充分融合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课堂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此当下教育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利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中都太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下社会的热点,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准掌握课本中感恩教育的内容,才能进行更好的渗透,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活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核心价值观[2]。
   例如,在“大自然,谢谢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公园、植物园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心底感谢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并且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要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会热爱生命中的一切美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逐渐发展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综合素养;同时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顺利成长。
   參考文献:
   [1]韩琴.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501(2):112-113.
   [2]钱辉.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J].神州(上旬刊),2020(6):14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叙事性文章教学中,教师设计导语,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板书,就像织网。另外上好叙事性文章还要抓住文章的“六要素”和文章结构。“六要素”和文章结构二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作,学生获得写作方法,降低写作难度。   关键词:记叙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记叙文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叙事性文章又是最常见的记叙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记叙文教学中必须有自己的
摘 要:唱游、律动是智障学生喜爱并易于接受的音乐实践活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唱游与律动课程标准》将唱游与律动课程内容分为“感受与欣赏”“演唱”“音乐游戏”“律动”四个学习领域,强调唱游与律动要注重生活化、实践性、愉悦性和趣味性,注重个别化训练,以达到愉悦身心、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智障学生;唱游;律动;创新课堂   一、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与教
摘 要:首先阐述绘本阅读方法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新课程背景下绘本阅读方法的实践:借助绘本材料进行绘本阅读、借助电化教学进行绘本阅读、借助学生创编进行绘本阅读。   关键词:新课程;绘本阅读;小学生;实践   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少、知识积累弱、认知能力差,因而在语文认知方面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绘本阅读开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从而为低年级小学生找到一条浅易阅读、直观认知
摘 要:首先阐述美育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美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科学渗透:借助电化教学感受视觉之美、借助伴奏音乐体验想象之美、借助课堂讨论感悟生命之美。   关键词:美育;语文阅读教学;小学生   在时代创新理念的大力推动下,教师纷纷探寻新资源、新理念和新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应用,以求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耳目一新、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的全新认知环境。期间,美育以其特有的审美性、艺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指导学生运用批注法能够改善低效的阅读学习状态,留下阅读的痕迹,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主要以统编语文六年级教材为例,结合课文探讨可行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策略   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中去品味文本,反复推敲,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从而深刻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涵,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摘 要:英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培养交际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科学创设教学情境,结合教材实际进行文化引入,尊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渗透,帮助学生提升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引入;文化渗透;教学实践   文化是语言的一种属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依存。人们使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生数学认知、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锦囊妙计。因此,首先阐述数学思想方法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科学渗透:借助备课内容进行渗透、借助师生探究进行渗透、借助课堂活动进行渗透。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小学生;渗透   在时代创新理念与核心素养理念的共同推进下,教师开始主动探寻数学教学的创新可能和拓展区域,积极为数学教学注入“新鲜
摘 要:正确的姿势对于发声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歌唱发声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发声姿势能够指导学生自由发挥,提高合唱的艺术性。在呼吸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吸气和呼气,把握适当的呼吸频率,使学生达到平稳的呼吸状态。发音是音乐合唱的基础部分,为了保证合唱的整体性,教师需要深入引导学生规范发音。准确、规范的发音在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是人际社交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表演艺术;创新;实用性
摘 要: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重难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难题,如果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那么数学的学习将会偏离实际生活。这是本就要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若只是对理论知识有浅显的认识而不能掌握透彻,这样教学质量会低下。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更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基于此,就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数学这门学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