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时代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0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友人来电为《南风窗》约稿,希望写点“港事”,特别是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讲传媒。
  的确,内地与香港的媒体都需要多从当地角度去了解对方。开放自由行后,来过香港的内地人以百万计,讲到香港哪里好吃、哪里“抵买”(便宜),有时候比本地人还要精。但讲到社会民生,则又是另一回事。这与港人不了解内地是同样的道理。从未到过深圳的香港人绝无仅有,但明白深圳的香港人也绝无仅有。由于两制隔阂所造成的兴趣差异,即使家在深圳的香港人也不一定知道“深事”。
  但这是人之常情。游客花钱来享受,不是贴钱买难受,才不要知道当地社会的问题。而且即使知道了也帮不上忙,又何必自寻烦恼。
  因此,我对友人的邀约有点犹疑,主要是怕选材不能切合内地读者的兴趣。此前虽然也给《南风窗》写过一次,但那是应邀就我工作过的《信报》作交代。内地读者对这份香港财经报纸有兴趣,大概是因为前总理朱镕基公开说,他每天都看。朱先生没有说他看什么内容,但在港无人不知,《信报》作为香港最后的一个文人阵地,最卖钱的是评论,特别是创办人林行止的每日专栏和曹仁超可读性与可用性兼备的《投资者日记》。因此,一听林老板两夫妇“卖盘”(转让)给香港首富的后裔,很多老读者和舆论领袖反应很大,担心该报由知识界的言论堡垒沦为财团的传声筒。
  我相信,那就是《南风窗》那次来约稿的原因。但交一次差容易,定期“交货”难,这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交代过本栏的始末后,进入正题。相信内地游客也注意到,香港电器店的电视部最近挤满了人,而且都是中年的本地顾客,并非赶电子潮流的年轻人。原来,香港自除夕起,电视广播进入“高清”时代,不少家庭赶着换机。
  顾名思义,高清亦即“高度清晰”,译自英文的“High Definition”,简称“HD”。电器店里陈列的电视,又厚又重的传统型号固然迹近淘汰,代之而起的LCD(液晶)和等离子(plaSlTta) 平面电视,也纷纷以“Full HD”险高清或“HD ready”(HD就绪)为卖点。换言之,你即使是用平面电视,如果不具备HD功能,那也有压力要换机,否则接收两个免费电视台“无线”(TVB)和“亚视”(ATV)新增的高清节目时,只能沿用旧机的解像度,而不能“睇真的”(看得清楚些)。
  传统的电视广播采用仿真方式(analog)。香港的带宽只能容纳4个频道,无线和亚视各2条。但当时的总督和洋行大班都是英国人,这两个台必须各留1条英文频道,否则大人物没电视可看。但英语节目是从英、美买来的,本地观众觉得不够亲切,故日常只看无线和亚视的粤语频道。再加上亚视长期积弱,无线独霸八成收视,香港引入收费电视之前,市民几乎只有无线粤语台,也就是珠三角观众熟悉的“翡翠”一种选择。
  现在有了收费电视,再加上互联网和3G手机(3rd Reneratlon亦即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的缩写,今年会扩展到内地)提供的视讯,免费电视开始流失观众。“有线电视”和“now”两大收费服务各有几十个频道,新闻和电影年终无休,更垄断了欧洲的足球赛事,目前有70-80万订户。就以我来说,由于懒得熬夜,一个月看不了几场球赛。但没有这个选择又觉得不行,最后两个台都订。月花将近500元,但其实除了新闻,每天看不到一小时。
  面对强烈的竞争,免费电视只有增加频道才能雏持市场份额。对市民来说,免费台若萎缩,最终只会被收费台垄断市场,抬高收费。现在用数码(digital,内地译作“数字”,台湾有时候译作“数字”)技术可以容纳较多频道,广播由仿真转向数码也就在所必然。
  香港电视数码化的政策是前几年订下的,但2007年除夕启播,运气很好。过去一年就业好、股市旺,市民收入增加,与此同时,HD电视售价日趋平民化。而且还有半年就是北京奥运,到时数码广播预料可覆盖全港3/4的人口,人人都想换机,看清楚场上不容毫发之差的赛果。
  数码广播除了增加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增加频道,提供较多的选择。香港的免费台以往时段少,只提供大众娱乐,今后会加插点文艺。文艺在港一向是小众口味。但年轻一代兴趣多元、品味提高,创意更成为新时代竞争的要素,文艺会形成新的市场,成为重要的表达渠道。
  不用说,我也被潮流裹挟,近日与家人跑遍电器店,看买哪种机好。不过,我其实是被动的。家里的电视用了十几年后,最近画面绿得可爱。要开一阵子,大概是线路热身后,才回复正常。这通常是电视机突然死亡的先兆。不换机的话,只怕阿森纳对曼联的英超联榜首大战那晚,要半夜到酒吧去蹲点。气氛虽然更好,但我是懒人,只要能够在家收看,一动不如一静。
  但看过市面上的各种型号后,家里排名比我高的常委叫停。原来想看高清节目,除了要有HD电视,还要买“机顶盒”。但我订阅了2个收费台,再加DVD播放机,电视机已接驳了3个“盒子”。现在再来1个HD盒,4个盒子是否都能同时接驳电视,还是说每次换台都要拔线。常委指示:等内置译码器的新型电视上场再看。
  希望下次与你见面时,我已解决了这个烦恼。
其他文献
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两部电影《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令人对梵蒂冈产生了兴趣。其实,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惊心动魄,无须追溯太远,即便对二战期间梵蒂冈的角色——面对纳粹这个现世魔王,面对苏维埃这一地上天国的建设者,在云谲波诡的大国博弈中,在炮火与谍战的间歇,教廷的乱世抉择就一直惹得世人争议——  当纳粹肆虐之际,梵蒂冈没有提出强烈抗议,对德国的灭犹屠杀没有发出最严正的谴责,在日本轰炸珍珠港后还与其建
小产权房是农民主动规避政府征地制度对其利益损害的方式。特别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地价不断升值,城郊区的土地隐性收益迅速上涨,农民会团结起来主动寻求土地利益的实现。  岗厦河园片区的拆迁正在进行,多数建筑已人去楼空,成了残垣断壁。但在瓦砾和垃圾的包围中,仍有几幢未拆的居民楼和一幢招待所在向外招租,有小饭馆仍在营业。  “我不搬,谁说要拆?”11月15日,一位头发花白的文姓村民对本刊记者说,他的房子仍
当一个公民在小共同体中学会依照宪法参与和处理公共事务时,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在一个大共同体中依照宪法参与和处理公共事务,因为小共同体就像一所培育公民宪政精神的学校。    自30年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下的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从民生到民权,从贫困到腐败,几乎各个方面都有着久治不愈的顽症。尽管解决这些难题的思路应当是多角度的,但是,有效的解
如果中投二号只是名义上把企业划转进来以完成物理上的叠加,而不能产生化学反应及协同效应,那么这种形式上的改革无论对央企还是各地国资改革都很难产生实质影响。  动议已久,被媒体称为“中投二号”的第三家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即将水落石出。其组织及实施草案经国资委和财政部会签,并报送国务院得到认可后,目前正在就未来公司的架构、定位、工作流程以及对工作流程的控制等诸多操作细节向各个部委征求意见。部委之间的协
欧盟这次选出低调总统和外长,是对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这一新制度的试探。先求稳,如果试验效果不错,欧盟内部满意,那么下届的总统可以挑一个更大胆更有影响的政治家,带领欧盟寻找新的突破。果真如此,范龙佩就可以说是某种性质的过渡总统了。    11月19日,欧盟27国首脑通过一个高效的“工作晚餐”,推举出欧洲理事会第一位常任主席(俗称“欧盟总统”),同时还确定了欧洲理事会首任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俗称
自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地承包经营权“多种形式流转”以来,关于农地流转的讨论有渐成两级分化之势。今年全国“两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工作报告中,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的制定,列入本年的工作重点。3月12日,本刊和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在广州大学城合办“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座谈和交流。  3月下旬,《土地管理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
随着汽车成为人类主要代步工具,有人说,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害”。而汽车保有量仅占全球3%的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更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年均死亡人数飙升至10万人以上,占全球16%。  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离不开“人、车、路”三大要素。  前几年曾有北京媒体报道,按中国机动车发生事故原因分析,司机违章占70%到80%,行人违章占15%,而机动车机械故障原因小于5%,道
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此前,就在人们普遍关注地方党委换届之时,解放军高层人事变动也已悄然展开,一大批年轻将领相继走上重要位置,共和国第四代将领群隐然成形。因为此次高级将领的调整不但世代交替的意味浓厚,而且也相当程度上标志着我军建军思维的走向,故在国内外引起了深刻反响。  尽管相关调整仍在继续,更高层级的结果尚待揭晓,但一叶知秋,此次大规模人事变动所展现出来的诸多特点,仍
相比沃尔福威茨,佐利克对华友好务实的态度,更容易赢得中国对世行的支持。    布什总统5月30日在白宫宣布提名罗伯特·佐利克出任世界银行行长一职,接替将于6月底下台、任职刚满两年的沃尔福威茨。布什在提名时称赞佐利克“在外交和经济领域有着长期的经验与卓越的表现”,认为“他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此话被认为是布什在为一年前“不惜才”,逼得佐利克下海到高盛投资公司当副董事长而间接道歉。  现年53岁的佐利克
拥有跨文化、跨种族背景的奥巴马成为美国迄今“离总统宝座最近”的非洲裔候选人,不过是呼应了美国未来50年内必然会出现由少数族裔当总统个案的大势罢了。    6月27日,当奥巴马和希拉里肩并肩出现在新罕布什尔州小镇团结镇的造势场合时,民主党进军白宫的号角发出了今年1月初选打响以来最为高亢的共鸣声。20天前,当希拉里在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喊出“Yes,we can!”这样的典型奥巴马口号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