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与八年级新授课的契合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更好地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并试行从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这一得分弱项入手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本例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新授课为切入点,有机地结合中考考点,优化学案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教学呈现高效率的态势。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阅读与写作活动
  由2017年广州市中考古诗词理解与鉴赏得分分析,从中可看出此题型为历次考试我校各年级之失分大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成了中考考查学生的重要范围,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然而当前初中古代诗词教学还存在若干误区:一、重视应试,偏离课标;二、重记诵名篇名句,轻鉴赏分析;三、教学手段单一;四、理性分析代替直觉领悟;五、重预设目的,轻动态效果;六、求速成而忽基础。
  有见及此,笔者以学案为载体,以学案导学、中考考点链接为契机,重点指导学生的教材知识掌握与答题方法技巧,提高课堂效率。下面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为例探讨中考考点与八年级新授课的契合。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语文新课标要求“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新的部编版教材选录了许多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隽永和韵律优美的古诗词名篇,比较适合初中生鉴赏与阅读,其中也包括了白居易的唐诗名篇《卖炭翁》。
  笔者班的学生对诗词鉴赏题心存畏惧,因初一以来在该题型考核中得分率甚低。本节课,笔者意图是在传统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文意理解、人物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语言技巧赏析)上,配合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题型训练,提炼答题方法与得分技巧,同时,也在续写《卖炭翁》开放式结局的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写作水平,特别是想象力的发挥。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學生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熟读成诵;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诗歌鉴赏题型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由广州市中考古诗词理解与鉴赏考点入手,指出此题为历次考试本年级失分大题。2017年广州市中考此题答题情况(92463份试卷):0分(18465人,占19.97%);1分(17263人,占18.67%);2分(18816人,占20.35%);3分(12529人,占13.55%);4分(14351人,占15.52%);5分(11040人,占11.94%)。
  (二)六步教学
  第一步:新课导入。回忆学过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全班齐声背诵。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二步:检测预习。了解作者生平,感受其所处的时代与写作背景。“达标检测”完成情况反馈。
  【达标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辗. 冰辙(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国教育系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迈进常态化阶段,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来说,不仅“如箭在弦”,更是机不可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其要求相吻合,这样的智慧课堂是一场观念和技术的革命,它将教育实践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这不是“偶然的邂逅” ,而是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即摆在每一位教育实践者面前的挑战与机遇。面对这一革新,初中英语课堂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如何
诗歌语言优美、思维活跃、情感强烈,对人的思想品质、文学修养影响很大。儿童诗因其篇幅短小、语言优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而深受儿童喜爱,更贴近儿童的心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如何借助儿童诗歌教学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摘要】教材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制,能系统反映学科内容。它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也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承载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理念,但无论教材编写得如何尽善尽美,其内容和结构都蕴含着整齐划一的教育需求,无法满足实际教学中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整合与拓展。通过有效的整合和拓
【摘要】“片段作文训练”是从局部着眼,从小处着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书写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思,从句、节逐步过渡到段、篇,循序渐进,集腋成裘,积水成渊,将作文化整为零,进行局部作文训练。“片段作文训练”是夯实学生写作基本功,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结合笔者日常的教学实际与学生习作,谈谈教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片段作文的训练。  【关键词】片段作文;训练;观察;积累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无论从年龄、心理等各方面正处于好奇、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极度感兴趣的阶段。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通过绘本创作,激发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并能通过简单的图画、色彩和少量的文字,把学生心中的故事、想法绘于纸上。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创作能力、写作能力,同时点燃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火花,为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注入“一眼活
【摘要】经典是指那些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经典阅读与小学德育的结合是一个一直以来非常受到关注的主题。经典阅读,是小学生德育中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在德育中经常利用的方式。而为什么要利用经典阅读进行道德教育,怎样更好地发挥经典阅读在道德教育中的优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结合实际,并陈述笔者的一些经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典阅读;小
【摘要】高效课堂内的最终效果和质量都会受到每一个小细节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严重忽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情感诉求,就会严重阻碍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行为,则会严重阻碍整个课堂知识的吸收效率。新时期下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地位,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面对学生的问题诉求,并与学生之间进行
【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线体育教师工作重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实验等方法,研究在初中体育课堂中采用“有偿训练”模式对学生训练状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相对单一的训练课堂模式,使初中体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课堂的有效性有了较大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有偿训练”加分制增强了学生参与
【摘要】国学经典经久不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启蒙的阶段。这一阶段所学、所悟将为其人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就是教化人心、铸魂育人的过程。在人生启蒙阶段中开展国学经典活动,让小学生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领悟“仁义礼智信”,并在多彩活动中不断践行,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育;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也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本主义,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