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滴课程实践:以素养视觉探索信息技术“生本”教学模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滴文化是我校特色校园文化。水滴文化的课程实践中,笔者任教小水滴信息技术社团的校本课程。本文针对现在部分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主要还是教师理论讲解和学生上机模拟操作的模式,而该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判断、处理和利用信息。要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就要注意 “生本化”。本文试图结合具体案例《藏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我校小水滴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第八课),就如何构筑以生为本的高效信息技术生本教学模式,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进行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生本教学模式的初探。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课程实践;生本化
  笔者在农村小学从教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从四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学校设备日渐完善。但是农村地区的学生,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巨大,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甚至从来未接触过计算机。笔者也从最开始信息技术照本宣科的教,通过近年学习与教研,现在逐渐开始了信息技术“生本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让学生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既能享受信息现代化带来的快乐,又能独立自主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一、数字化学习:使用课前交互式微课,激发学生兴趣
  法国当代著名的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曾经说过:“所有教育和教学不能逃避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那就是兴趣。如果学习使人有兴趣,就必须能满足某种欲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低,好奇心强,一旦接触新的事物就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通过平常的教学发现,学生的兴趣往往在一些电脑动画或者电脑游戏上,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往往是疲于应付,只求“完成任务就好”,每一次的控屏操作,换来多是学生的怨声哀悼。因此,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使用课前交互式微课等数字化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把注意力集中到这节课的内容中来。
  以水滴校本课程《藏在生活中的幾何图形》为例,笔者设计了课前交互式微课。该微课结合我校背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在我校进行了一场眼力挑战赛,微课里的参赛选手遇到了很多困难,这时就需要我们课上的学生积极举手帮助他们闯关。微课以动画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主动地投入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生本化”,学生通过协助或者扮演微课里的角色,思考,探索完成闯关任务预习本节课相关知识,为本节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铺垫。通过他们喜欢的方式把生活中的事物过渡到这节信息技术课中,让部分信息技术知识不再抽象,更加易于没有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接受。
  二、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素养
  (一)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合理的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任务驱动法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伴随着每一个任务的完成,学生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让学生减少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同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慢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以本课为例,本课学习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在对该教材进行了分析后发现矩形工具相较于椭圆工具,对位更加简单,所以把第一个任务设置成:如图画两个并在一起的蓝色填充矩形,小组讨论,画出来的像什么?
  任务一:第五小组画出的冰箱
其他文献
【摘要】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中,教师们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给予个别的教学和辅导,使这些特殊学生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中也能学有所得,与大多数同龄同学一起成长。然而,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教育,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随班就读中做到既要照顾大多数普通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又要兼顾有特殊需求的特殊儿童,笔者认为,在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班级中运用“三结合”教育形式,才能促进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學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生活与所学知识的关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解
【摘要】简单的语文课简洁而不失品味,简单而不失精彩,简洁而不失现实,简洁而不失到位,简单而又不失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简单追求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回归自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从教了21年的普普通通乡村语文教师,传统的语文课堂一直让笔者有一种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的感觉。从2012年我校大力推广“阳光高效课堂”以来,笔者一直追求着本真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简简单单教语文,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69、70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相等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找等量关系,并从方程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  五、教学设计  (
2018年的“中兴事件”中,在付出了14亿美金的支出后,中兴通讯才获得了一条生路,这一事件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只有拥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才能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重要的信息技术领域不受制于他。而种种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无论是台上的老师还是台下的学生,他们所关注的永远都是“标准答案”和知识本身。我们在寻求“答案”时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
【摘要】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的根本工作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持续健康发展。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特别更加注重高效课堂的教学构建,采取恰当的高效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语文为核心的素养,推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促使全体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健全人格与健康的思想,这样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意义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班集体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建设优秀班集体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作为班主任,在立德树人上,不仅方法要得当,而且需要结合教育实际,开展大量细致而深入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班集体;班级目标;班风学风;家校合作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对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余,课外名著阅读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补充更多文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说课外名著阅读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外阅读不是独立于语文教学活动的,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学生语文课外名著阅读的延伸性进行简单的研究,希望能够让更多教师意识到课外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名著阅读;延伸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
师范生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教育岗位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教师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基于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手法的因材施教教学。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为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实际教学的操作实践,将教育实际工作与基础理论知识衔接。本文结合在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的教育实践,探究教育实践中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路径。  一、实践中的专业发展路径  (一)理论的实际联系  在师范生的专业学习中
【摘要】农村学校一些教师始终还停留在“以教代学”的教学模式上,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沉闷,失去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是我们扎根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必须去思考和改变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一、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  目前,不少农村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学生在家学习缺乏监管,学习自觉性不高。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传统陈旧,缺少认知过程,缺乏学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