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信息安全的法理基础

来源 :网络空间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fe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深刻剖析、透视、挖掘信息安全的法理基础,已经成为在法治轨道上维护信息安全的理论前提和必要准备.总体国家安全观构成了信息安全的前提性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彰显了信息安全的根本性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法律法规构成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体现了信息安全的执行层法理.前提性法理、根本性法理、执行层法理“三频共振”,共同构成了信息安全的法理基础,使得信息安全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广泛应用,网络边界日益模糊甚至消失,医疗数据安全面临的风险也日益突出,传统医院信息安全架构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安全思维,已无法满足防护需求.鉴于当前医疗数据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与挑战,引入了零信任架构模型,并在此模型下进行医疗数据的安全模型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零信任架构的医疗数据安全防护方案.在信任和数据流控制的规则支撑下,通过身份管理、身份认证、动态访问控制等,让整个访问的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可信,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医院医疗数据的安全.
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据价值不断被挖掘,数据交易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介绍了我国数据交易发展的现状与产业特点,对我国数据交易政策及标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数据交易面临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数据交易安全模型框架;阐述了完善数据交易的法规政策和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力推动数据共享、合法性利用的基础管理框架;针对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加强大数据交易监管的需求,提出了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发展目标.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有法可依,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数据交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