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_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方法:对照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GIST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腔外生长(70%)或腔内生长(30%)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光滑(85%),稍毛糙(15%);密度均匀(20%)或中心可见低密度(80%)(低密度区占整个肿块的25%-90%,平均58%),2例肿块局部与肠腔相通而分别见气体和气液平;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CT值增加8-28HU,平均增加16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并趋于均匀(CT值进一步增加5-15HU,平均增加9HU
其他文献
一、灵活导课, 设置悬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课的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一节课的开头尽管多种多样,但关键在于对新课引入自如并努力设置悬念,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头脑中就产生疑问,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追根求源的好奇心理,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上好课创造良好的前提。在“排泄”这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引言: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是
一、营造适合培养少年儿童创造力的良好环境  现代美术学告诉我们:审美教育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用概念和逻辑论证去直接说明某个道理,而是用艺术的形象去再现现实生活,揭示人生真理。因此,它不可能像科学一般给人以概念的知识、道德的教训和理论的说服, 而是让人们通过感受 、体验 、想象来理解艺术形象。这种艺术的特殊教育作用,是与审美相统一的教育作用。它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艺术美的创造获得实现。只有当人们通过艺
一、厌学现象  高二第二学期开学初,我所管理的班里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语文老师向我反映:“名篇名句的默写,你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未过关;每次的作文总有十多个同学不能按时完成。”数学老师对我说:“你班同学抄作业的现象比较突出,且字迹马虎潦草。”化学老师对我说:“今次测验,你班的优秀率、合格率和平均分都比兄弟班低很多。”班长向我汇报说:“近日,不管是早上或下午或晚上自习,都有两三个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前提.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对概念进行字面的解析,使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再由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处理问题,这会导致学生感觉到疲惫、枯燥乏味,对数学学习缺
针对高分子成型后的材料,采用超声波显微镜对材料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了图象分析.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选人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语言生动,蕴藏着深厚的艺术美。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如果把握好正确的审美原则,就能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挖掘艺术美,使学生受到艺术的
介绍了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其与AT89C51单片机和工控机相结合组成传感器网络,实现多点温度分布式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可应用于仓库测温、楼宇空调控制和生产过程监控等领域.
一、反思性教学的进程  课前的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这一种反思主要在我们的备课过程中完成。备课始终要根据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哪些;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