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原文】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大家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
  农田里,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大家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图文对照,读准全文。2.情感目标: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反复品味朗读,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诵读词语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天。老师顺势在黑板上写上“秋”。师:谁能说说秋天来了,天气怎么样?田野、河流、学校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呀?媒体出示:秋云图、庄稼图、春游图。师:这么美丽的秋天,你想夸夸它吗?你想起了哪些写秋天的诗歌、好词啊、成语啊?出示写秋天的成语,一起读背。一叶(yí)知(zhī)秋(qiū)、凉(liáng)风(fēng)习(xí)习(xí)、秋(qiū)高(gāo)气(qì)爽(shuǎng)、落(luò)叶(yè)纷(fēn)飞(fēi)、丹(dān)桂(guì)飘(piāo)香(xiāng)、瓜(guā)果(guǒ)遍(biàn)地(dì)。师:在这美丽的金秋,要是到郊外去看看天,看看田,听听鸟语,闻闻果香,该多好啊,同学们现在我们去寻找秋天吧。板书:《秋游》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也告诉我们,教师应尝试贴近学生,注重学生的处境和心情。因此,每位老师要把调动学生的思维放在首位,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的习作创造更多的机会。从旧词的引入,到新词的拓宽即秋景的描述,无处不贴着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情境中学,在刷新中提升。将听说读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检查预习,巧设铺垫
  1.二类字用多媒体出示,如:高粱、嗓子、打滚儿……让学生认读。指名读:注意轻声。
  2.出示“追逐、叫喊、郊外”等一类生字词让学生说如何记忆与理解。师:说说你要预习中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哪些是大家就能解决的?哪些是要老师帮忙的?大家提一提
  【设计意图】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慢慢引导孩子自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注意方法引导,正确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他提问;从孩子最近发展区入手,不仅使学生了解“写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探索“怎么写”。这是阅读必不可少的,又是现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战略,为学生立一把扶梯,让孩子更上层楼。
  三、走进意境,感悟文本
  1.学习课文第一节,探究“谁跟谁”“到哪里”。(1)指名读。思考:谁跟谁去哪里秋游?(2)指导朗读“渐渐”一词,让学生用“渐渐”说一句话。(3)读了第一句话后,你觉得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秋天的天气?(天朗气清、秋高气爽、凉风习习)
  【设计意图】以问引读,以读答问,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扎实有效地训练朗读。同时,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读的训练,促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习课文第二、第三节,探究“看到了什么”。(1)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出发了(先播放歌曲《去郊游》,然后教师配乐读二、三两节)。(2)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边读边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蓝天、白云、稻子、高粱、棉花。(3)出示课文第三小节,理解“一望无边”的意思,指导读出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边的感觉。说说除了天空可以用“一望无边”来形容外,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一望无边”来描绘。(4)天上的白云像什么?看图感受天空的美丽并指导配乐朗读。填空:天空( ),( )白云一会儿( ),一会儿像( )……(5)小朋友,你们觉得田野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自由讨论)。
  3.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尽情玩耍的师生(动画)构成完整的插图,并配上音乐。问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说出来。(2)书上是怎么写的?齐读第四自然段。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及图画等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正如皮亚杰所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四、超越文本,学以致用
  去了农田之后,我们将要去果园,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是怎样的情景?多媒体出示果园图,仿照课文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最易成为圆融“思辨”与“致用”的契合点。语文,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所以,说、写更易让儿童触及语文的肌肤、结构直到灵魂,获得语文上真正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自己当做一个长大的儿童,站在儿童立场,打开致用和思辨自由转换的价值通道,在圆融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倡导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良好数学情感的培养。因为情感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数学情感 建立 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某种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的职能就是使学生爱好学习,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给学生快乐的体验。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的教学环境的发源地。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表明,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分为四个层次,表述如下:  一、对生物现象具有的直接兴趣  学生处于这个层次的认识兴趣时,只满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谈一下如何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导下,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目标。笔者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自主性学习三个角度,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进行论证。  【关键词】课改 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小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动手
【摘要】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词】教育技术 创新精神 提高 探究 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
【摘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老师都在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是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教材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过程反思,优化教学思路;构建知识载体,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提高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助推高效课程出彩,从而全方位地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 构建  一、利用新教材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
【摘要】音乐是一门情感表现的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能够更直接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因此,音乐教学必须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情感体验。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论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体验。  【关键词】初中音乐 情感体验  一、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情感意识  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其
【摘要】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了教学目的的首位;把对学生学习策略和健全的人格培养作为教学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设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语篇语境地设计一体化,面向全体设计学习过程,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利用多媒体和课外教学活动。  【关键词】英语 教学目的 以人为本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中,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