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一体:区域教师研修工作的突围之路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uz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生代”教师的不断加入,传统的教研模式正在面临巨大挑战:一是“教书育人”向“立德树人”转变,“学科育人”向“课程育人”转变,这迫使教研部门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更加全面、科学地看待质量,关注“育人”而不是“育分”;二是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和选择性,学校和教师的需求也因此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以统考、统练、统一进度、统一要求为特征的“大一统”的教研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三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手把手教老师上课”的教研会压制教师的专业自主;四是行政和教研界限模糊、分工不清导致教研部门负担日益加重;五是教研部门和培训部门分别单独设立,教师既要参加教研活动又要参加培训活动,促进教师发展的教研和培训变成影响教学工作的负担。
  在深入研究教研和培训工作的历史和现实的前提下,经过认真调研区域学校和教师的需求,我们对教研和培训进行整合,实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让教师在教研中培训,在培训中教研,形成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合力。区域研修部门人人参与课程开发,为区域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研修部门因此成为依托课程的教师学习中心。区域教师依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课程,把解决实际问题和规划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1.协商研修:激发教师主动发展比要求教师被动发展重要一百倍
  把协商机制引到研修工作中,无论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活动的规划和设计,都要以协商的方式进行,研修的主题、研修的方式、研修的内容都需要协商。建立协商机制后,教师不再是“被培训”的对象,而是研修工作的主体,他们的专业自主权得到有效保障,主动发展的意识被激发,从而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和学生发展一样,教师的发展同样是不可替代和不能包办的,依靠外力促进教师发展往往是一厢情愿,只有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研修的作用。
  2.精准研修:解决一个问题比指出一堆问题重要一百倍
  立足于问题的解决是研修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但在传统的教研或培训活动中,我们更热衷于“挑毛病”——一股脑地指出一大堆问题,或是就问题论问题。问题太多,想解决也解决不过来,索性就不解决了,指出很多问题的最终结果是问题依然是问题。只关注问题的表象,在问题本身上下功夫而不去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常常会导致这个问题解决了,相关的问题又冒出来,问题越积越多。
  精准研修,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基于问题开展研修;其次要树立课程意识,把“小问题”变成“大课程”,通过一个问题的解决带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精準研修的魅力在于聚焦问题并深入挖掘问题,解决具体问题并提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不仅“输血”,而且“造血”。
  3.对话研修:让教师说话比让教师听话重要一百倍
  课堂上的“一言堂”和研修现场的“一言堂”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是课堂上是教师的“一言堂”,而研修现场是教研员或培训专家的“一言堂”。在研修现场,我们给教师讲理念、讲方法、讲策略,讲了那么多,有多少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多少教师满脑子新理念、满肚子新方法,但课堂教学依旧不变?传统的教师研修缺少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话。研修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一种对话性实践”。要鼓励教师发声,创造机会让教师交流,通过对话研修,把教师从“独白的世界”“沉默的大多数”中解放出来,走向“对话的世界”。平等、和谐、深刻的对话,不仅是观点的碰撞、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交汇、情感的交融。在对话过程中,每个人都从同伴身上汲取知识、经验和信念,同时又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信念影响着同伴,于是便形成了生命的互动——相互砥砺、共同成长。
  4.立体研修:规划一门课比上好一节课重要一百倍
  教师研修活动经常围绕一节课、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展开。在“知识立意”的课堂背景下,这样的研修能够给教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但在素养立意、全面育人的课堂背景下,这样点状的、孤立的、碎片化的研修便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这样的研究过多,会阻碍教师对课程的总体把握,导致教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钟情于一节课的精雕细琢,而忽视教学的整体建构。
  立体研修更关注课程的整体规划,构建育人的立交桥而不是学科的知识链,把课堂教学纳入课程育人的视野加以考察,把学科知识传授纳入核心素养培养的框架加以落实,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教师全面发展的序列加以推进。具体而言,立体研修变专注于课堂教学的雕琢为单位教学的设计,变专注于“知识点”的挖掘为“大概念”的建构,变专注于“教书”为全方位“育人”。
  5.项目研修:让教师干点什么比让教师学点什么重要一百倍
  立足于“学”的研修建立在这样一种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教师能够轻而易举地把研修现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但事实上,从研修迁移到实践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教师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确实没有转化为行动改进。项目研修变以“学”为主的研修为以“做”为主的研修,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带领教师行走在研修路上,在“做中学”。教研员和培训专家不再坐而论道、“指手画脚”,参与研修的教师不再聚精会神地听讲、奋笔疾书地记录。他们组成项目小组直面问题,联合攻关,专家发挥自己在理论方面的优势,教师发挥自己在实践方面的特长,在做的过程中把新理念、新方法直接转化为行动改进。
  构建基于研修课程的区域教师学习中心是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推进“研修一体”的路径选择。我们积极探索协商研修、精准研修、对话研修、立体研修、项目研修,以实现区域教师研修工作的突围,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区域教育发展。
其他文献
面向京津冀地区高校发放自行编制的问卷4,500份,结合30人的深度访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现状及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虽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竞争白热化、信息奔腾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如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通过对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境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的路径,总结形成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  国际形势变化深刻复杂,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多元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科研诚信是一个世界性的重要话题,世界各国都采取相应行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科研诚信的要旨是强调负责任的研究行为,对于研究相关的主体是否尽到责任应当有一个考察与责任追究的过程,这就是科研诚信问责。相对英、美等国家而言,我国科研诚信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但黨和政府以及高等教育领域都越来越重视科研诚信建设,目前的状况基本可以概括为问题多、制度多、研究多。建立问责制是未来治理科研诚信问题的重中之重,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