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的安全稳定协调机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本文中,对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对园区文化与高校的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现状和任务影响进行了论述,突出文化安全的概念和意义,也对实现文化与稳定主客体的融合、载体与内涵建设的融合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园区 文化背景 安全稳定协调机制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般项目“高校园区安全稳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sk2014B006及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教(大学)园区社区文化建设研究”2014rw011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6;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8-02
  在大学的文化生活中,学生园区的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实现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的安全稳定协调机制也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新工作。实现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主要手段,就是要以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生活为前提,提高文化生活的水平,从而促进高校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正确发展。
  1.文化安全内涵和意义
  1.1文化安全的内涵
  一个国家随着自身的发展所诞生的公民特色,文字、语言、民间艺术、文化等等,都是文化安全能够涉及的范畴。其能够系统性的表达出足够价值的理念,也能够体现一国公民的思维主体形式。在文化范畴内,其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其本质上体现的多重维度和多元化的表达。在我国要实现文化安全,就需要全面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独立、导向以及主导。大学是国家精英的摇篮,更需要能够通过特定的功能、机制、强化防范以及解决问题等等的手段,形成国家文化安全的引领方向。
  1.2文化安全的意义
  在信息时代下,传播信息的类型也更加的丰富,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文化安全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建立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西方文化对高校主流文化的冲击、非主流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冲击、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冲击等都是当前高校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组织和部门就需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方面的引导,重视文化主流价值可能对大学生文化價值取向造成的影响。此外,还需要结合相关的教育手段对高校大学生的文化引领,实现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的安全稳定协调机制。
  2.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现状和任务
  2.1现状分析
  ①物质与文化环境的双重提升以及相互依存。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的物质建设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程度的提高,尤其在各大高校公寓的建设上,有了本质上的提升。学生的就餐环境以及用餐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除此之外,大学园区的精神生活建设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建立文化长廊,设有各种各样传播文化的场所。加强高校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丰富其内涵,引导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养成,提升其自我的道德操守。在部分高校中,还积极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关于优秀个人以及先进集体等等,广播、网络、文艺活动等都是经常使用到的方式,这就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大大丰富。
  ②文化活动与道德培养共存。大学园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高校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高校能够举办格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是很大的补充。除此之外,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文化生活对学生道德品质起到的促进作用也十分的重视,在通过一定的文化活动,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大大提高,思想与文化是需要并行的,只有这样大学园区的氛围才能够向文明、安全、健康以及和谐的方向上发展。
  ③规章制度与文明并存。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之中,高校越来越重视在大学园区建设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来促进学生的生活教育,例如,能够在寝室的管理之中,严肃的对不卫生、夜不归寝的情况作出惩罚。寝室的文明评比、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评比等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监督的很好方式。只有在大学园区建设完善的规章制度,才可能将文明很好的传播下去,当前高校管理人员也认为,良好的规章制度,是文明能够践行的基本前提条件。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这样学生才能够认可,不去触犯。
  2.2根本任务
  在现阶段,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实现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等为高校发展的指导策略,因为,当前高校人才的培养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能够坚持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以人为本,坚持教育育人,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使学生能够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现阶段的先进文化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方向,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下,结合大学园区的相关文化背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是通过此种方式,为学生的智力成长提供保障,这样当代人才的文化和思想才能够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倡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的安全稳定协调机制,就需要强调社会主义道理的相关作用,强化学生的自我道德水平的建设,为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才输出提供源动力。
  3.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相关对策
  3.1实现主客体建设的制度融合、保证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实现
  ①以学生自治体制建设为主体。在进行大学园区主体建设的时候,要保证以生为本,强化学生自身的作用,建设新的学生管理模式以及机制的改革,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以完善学生自身、加强学生的自我道德建设为目的,实现主体建设。在此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积极的收集学生在现阶段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且及时的反应到学校,使得学生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与此同时,也需要民主性的生活园区去平衡学生内部的关系,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性,尽可能实现学生由学生时代到社会时代的转变。   ②以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为客体建设。实现大学园区学生的文化建设中,学生自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学生能够在文化氛围充足的情况下学习和生活。结合学生的相关需求来进行此项工作能够使高校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建设更加的便利。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实现学生的价值追求,本质上还是要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
  在进行主客体制度建设融合的时候,要实现学生自身与文化的互动,其衔接的重要方式就是需要在学生内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想,结合现阶段的文化形式以及学生对文化的相关需求进行调整,最大程度上保证主客体制度建设融合的有效性,保证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实现。
  3.2载体与内涵建设的融合、保证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实现
  ①以党建工作为载体。载体建设承载学生文化建设的内容,其能够保证学生内部良好文化氛围的养成。高校的党团组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学生内部文化建设,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精神空间的填充。寝室评比、党员先进寝室的评比等等,都是文化建设中载体建设的体现形式。与此同时,高校要促进各学院建设有特色的团支部,使学生团员和党员的培养更具代表性。
  ②以文化熏陶为内涵建设。在现阶段,高校需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对文化内涵的提升作用。要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达到提升大学生素质、加强学生内部交流等等作用。
  在进行载体与内涵建设融合的时候,要将学生的文化活动定格在比较高的层次上,实现文化活动品味以及质量的提升。根据当前高校发展的相关任务,为学生制定比较长远文化培养政策,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专业特点,实现思想、教育、实效等等方面的综合提高。积极的成立大学生社区团队,其主要职能就是提供文化、学习、生活、教育以及社会方面的便利等等。大学园区背景下实现安全稳定协调机制,还需要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评价主体、标准、内容以及原则等等都需要有着明确的认知,促进大学园区文化背景下安全稳定协调机制的实现。
  结束语
  以大学园区的文化背景为前提,结合相关的文化建设为策略,从而实现高校安全稳定协调机制,这是当前高校工作的主要重心之一。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思想,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道德素质的养成,在安全稳定协调机制为前提下,利用文化建設的相关特征,凝聚大学生,熏陶大学生,坚定学生的信念,加强学生在文化方面的内涵建设。安全稳定协调机制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其提供前提条件和补充,这也是当前高校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才兼备接班人的重要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正旺.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2005.
  [2]陈先明,袁晓芳,叶勇等.学校体育生态环境与大学园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J].体育科技2015.01.045.
  [3]张惠虹.大学园区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7.02.016.
  [4]叶青.大学园区文化整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主科,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然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的兴趣缺乏,如何激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保持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3-0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语言更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根据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年龄特点:爱说爱动,自我约束、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在制定教学方案时不能忽视这些特点,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因此, “趣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持之以恒 ,使之成
【摘要】审美素养是构成人的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的审美修养却不容乐观,表现为行为上的举止粗俗、言语不雅,精神追求上的低级趣味、境界不高,审美缺失尤其严重。所以,培养中职生的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就已成为教育者亟需承担的任务。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在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重要而有效的美育途径。  【关键词】中职生 美育渗透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对民办高校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实物教学、工程实例教学以及增加教材中没有的工程图识读环节,对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关键词】建筑设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U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49-01  建筑设备工程是民办高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方法对于教学的开展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形象思维与模仿能力较强,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能获到较好的效果。教学情景源于实践,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强调在教学中精力的集中,耐心的持久,实践的参与。既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锻炼,也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情景教学 初中英语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