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岭市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lower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榛子是辽宁省丘陵山区的宝贵资源特产,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榛林管理还多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缺乏除杂补植、防虫施药、施肥等科学管理措施,产量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很低。因此,加强榛林管理很有必要。
  关键词:野生;平榛;园艺;栽培技术
  1   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简介
  平榛主要分布在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等(市)县。区域内资源蕴藏量最大,平榛的品质好,具有本地品牌优势。作为优良野生干果,平榛的适应性强,耐寒、耐瘠薄,是铁岭市充分利用山区野生资源优势、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途径。目前铁岭市榛子产业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处在野生粗放经营状态下发展,产量低、品质差、管理水平比较粗放、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生产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和挖掘。
  所谓的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其实就是按照果树栽培技术的要求,积极进行人工干预,通过筛选野生品种,科学调控榛园的植株密度,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除杂和灵活掌握平茬年限,对野生状态下的平榛林进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精确控制病虫危害,彻底地改变以往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逐渐过渡到将野生品种驯化进行人工栽培,改变单产很低、质量很差的局面。
  2   野生平榛园艺化栽培主要内容
  2.1   严格进行榛林除杂工作
  榛子树喜光,充足的日照阳光对其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所以在榛园管理上,如果榛林中杂树与杂草过多混生,将会导致争夺土壤有限的水肥供应,对榛树的光合作用造成极大影响,也会降低或减弱榛树的生长势、减少花芽数量,从而导致树体质量下降进而影响榛果的产量,导致最终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因此需整个生长季节内进行严格榛林除杂,这项工作一定要始终贯穿于榛林常规管理环节中。
  2.2   合理确定榛林平茬年限
  据铁岭市林业科研部门调查和笔者10余年的生产试验摸索,铁岭市当地的野生榛林一般多株丛过密,而理想化的园艺栽培管理应该通过人工疏伐降低密度。从多年的生产试验总结情况看,铁岭市当地的野生平榛较合理平茬时间在4年以上,根据对榛树雌花数量及质量的科学调查,若雌花数量比上一年明显减少,即是榛林的合理平茬或者疏伐时间。主要是遵循榛林1年不结实、2~3年结果多、4年衰退的自然生長规律得出结论,通常5~6年平1次。在每年的春秋进行平茬,茬与地齐平为宜。平春茬与平秋茬需交替进行,不宜连续采用春季或秋季平茬。
  2.3   科学调控种植密度
  从多年榛林生产研究看,铁岭地区在较为理想的土壤条件下,各项榛管理工作也都比较到位。榛子园的中、下部位其合理密度应该是:2年生榛林密度23~30株/m2、3年生榛林15~20株/m2、4年生榛林6~10株/m2、5年生榛林3~6株/m2。而如果不进行科学密度调控的话,随着榛树年龄的逐年增大,榛果产量将逐年递减,进而影响到榛生产经营的效益。
  2.4   防控病虫草害
  结合多年试验经验总结出,在铁岭地区影响平榛产量的几大病虫害主要包括榛瘿蚊、榛树卷叶象虫、榛食象虫和榛树白粉病、榛苞褐尖病以及榛林黄丝等。所以在生产管理上,应针对不同的榛林病虫害,尽量采取物理防冶、生物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防控,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或药剂残留时间较长的剧毒农药。
  2.5   测土配方施肥
  科学施肥应根据榛子树叶片和土壤的测土调查数据分析决定,采用科学配方施肥可提高产量,防止大小年。榛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大量元素,氮肥、磷肥、钾肥,钙、镁中量元素及铁、锌、硼等微量元素。基肥应以粪肥、堆肥、绿肥和人粪、尿为主。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实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长期);第二次为7月上旬至中旬(坚果发育迅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另外,亦可于榛果膨大阶段辅之以叶面肥料,如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浓度0.1%~0.3%。
  2.6   预防晚霜危害
  追踪多年天气预报规律,铁岭地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正值野生平榛开花授粉的关键时期,往往会出现一次0 ℃左右的寒潮降温天气(倒春寒),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6.1   施放烟雾防霜冻
  进入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时,生产者请务必持续关注气象预报,当晚霜出现之前,在榛林的上风头沤烟抑制霜害。实施办法应是:采用一些易燃的植物秸秆、干草、刨花与较为潮湿的松针,以及残枝落叶或锯末等分层堆起1 m高的发烟堆,在外面覆一层土,中间插几根木棒,便于点火和发烟。发烟堆要分布在榛园的内部与四周。当外界温度降低到5 ℃时,就可以点火发烟。也可以事先把防霜烟雾剂准备好,放在铁桶里面,再根据风向摆放在榛园里。
  2.6.2   对榛林人工降雨,使榛树延迟萌芽和开花
  在每年的春季,需对榛林进行人工降雨2~3次,这种方法可降低榛园内的土壤温度,推迟榛树的萌芽和开花,进而有效降低霜冻的危害程度。需说明的是,这种方法仅适合于有灌溉条件的榛园,晚霜出现前,在榛园内布置临时管线以及可移动喷灌设备即可。
  2.6.3   筛选出开花期较晚的品系
  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来解决晚霜危害问题。当下已在铁岭的东部山区筛选出两种花期较晚的平榛品系,同时正在着手进行该品系无性系苗木的人工繁育试验。
  (收稿日期:2019-08-15)
其他文献
摘 要:多肉多浆植物是现阶段我国比较流行的一类观赏性植物,该类型植物的储水组织比较特别,且多肉多浆植物自身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及抗旱性,植物的造型极其丰富,在我国的花卉产业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主要就多肉多浆植物的繁殖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多肉多浆植物存活生长的制约性因素,为我国日后所开展的多肉多浆植物的种植工作提供帮助,正确地指导多肉多浆植物的繁殖栽培工作。  关键词:多肉多浆植物;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中针对小麦的种植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产量上,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小麦不仅仅看重的是产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农业中针对小麦质量问题不断进行研究,从优质小麦品种的筛选以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入手,通过品种对比、密度、播种期等试验进行研究与总结,为有效筛选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107
摘 要:现代化蔬菜生产模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随着机械设施、土地集约化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蔬菜的种植模式更加多元化,其产量与质量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机械化操作与规范化培植技术,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同时通过控制农药的使用量,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对现代农业背景下的蔬菜栽培现状及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
摘 要:刺槐适宜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为了尽快将这一优良品种进行推广,为生产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育苗技术,该试验在研究和借鉴省内外先进实用技术的基础上,从苗圃地选择、苗木培育、整地施肥建园、种子处理整形修剪、播种方法、肥水管理、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刺槐育苗技术。  关键词:刺槐;育苗;技术  1 圃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且排水条件
摘 要:水稻是云南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产业。云南省选育了一些优良的水稻品种,积极推广和发展优质水稻的种植。种植水稻可以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于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受到广泛重视。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67-02 中图分类号: S435.11;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选用适宜的品种
摘 要:以江西省为例,简述了水稻病虫害的规律,对如何利用绿色健康的防控技术减少甚至消灭水稻病虫害作出了探讨。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85-01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B  水稻高產栽培技术是一项复杂性的技术,包括选种、育苗、移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主要环节。在过去,我国常采用化学技术来
摘 要:在近些年,由于气候多样性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等,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降低,使得林业发生生物灾害的情况逐年上升,林业发生生物灾害的面积越来越扩大,影响林业生态稳定的生物灾害种类也在逐渐递增。为了有效地遏制当前的情况,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并论述其防治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应用  在人们发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127-02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重要主食来源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保证我国粮食的正常供应,对水稻病虫害的农业防治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水稻病虫害研究面临的新问题,以此为未来水稻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作用。  
背景:过强的创伤应激能引起免疫调节失衡,导致免疫抑制.补益类中药复方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减轻创伤早期过强的应激性损伤,控制伤后早期炎性细胞的过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使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在生态环境的发展过程中,营造林技术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优质高效的营造林技术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主要就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实践进行了一些解读。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优质高效;应用实践  文章编号: 1005-26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