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从校园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校园文化认同教育体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认同 教育体系 构建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的认知、赞同和感情依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经过长期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群体文化,它对高校人才培养,学生人格塑造和情操的陶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知道,任何文化都存在可传播性和可交流性,但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必须有其文化“知音”,即文化的共通性,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为新的文化形态,这种外来文化才会在相对于它的另一异体文化土壤里生根并结果。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缤彩纷呈,各种现代思潮在校园里交相共存,其中大部分是优秀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外来文化,如西方自由主义文化,这种不良文化极具破坏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优良道德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它原有的阵地,尤其是随着90后的一代学生进入大学,他们身上带来的一些不良观念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知道,高校是育人的阵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熏陶学生成人成材,可以使教师安心于“三尺讲台”,全身心地做好育人工作。如何使师生认同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文化,这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因为只有让师生认同学校的主体文化,才能建立起强而有力的“防火墙”,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2.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凝聚力工程之一
学校是一个整体,没有良好的凝聚力,就如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如何发展。“凝聚力工程”是指学校通过建立关心师生员工的工作机制,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战斗堡垒作用的活动。其作用就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不断密切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促进学校不断改革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凝聚人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认同是文化凝聚力的基础,没有对文化的认同就没有文化的凝聚力。校园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党情、国情和校情为基础,充分联系教育实际,尤其要注重提升学校的精神内涵,使广大师生高度认同学校,认同学校的历史,进而爱校,并以学校为荣,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如果学校缺少了凝聚力,校园文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学校的各项政策也无从落实,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如何使师生产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使学校文化与学校的特质有机整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學校的凝聚力工程之一,是学校制定和实施的一项凝聚人心的重要内容。
3.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品牌战略建设的内容之一
学校品牌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校园文化、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美誉度,它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所形成的办学理念和社会知名度无不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果,所以说,学校要铸就品牌就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系统的创建过程。同时,学校品牌还是学校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全校师生长期形成并得以传承的良好文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指南》在“教育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认同 教育体系 构建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的认知、赞同和感情依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经过长期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创造和拥有的群体文化,它对高校人才培养,学生人格塑造和情操的陶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知道,任何文化都存在可传播性和可交流性,但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必须有其文化“知音”,即文化的共通性,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为新的文化形态,这种外来文化才会在相对于它的另一异体文化土壤里生根并结果。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缤彩纷呈,各种现代思潮在校园里交相共存,其中大部分是优秀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外来文化,如西方自由主义文化,这种不良文化极具破坏力地冲击着传统的优良道德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失去它原有的阵地,尤其是随着90后的一代学生进入大学,他们身上带来的一些不良观念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知道,高校是育人的阵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熏陶学生成人成材,可以使教师安心于“三尺讲台”,全身心地做好育人工作。如何使师生认同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文化,这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因为只有让师生认同学校的主体文化,才能建立起强而有力的“防火墙”,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
2.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凝聚力工程之一
学校是一个整体,没有良好的凝聚力,就如一盘散沙,更谈不上如何发展。“凝聚力工程”是指学校通过建立关心师生员工的工作机制,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战斗堡垒作用的活动。其作用就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不断密切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促进学校不断改革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凝聚人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认同是文化凝聚力的基础,没有对文化的认同就没有文化的凝聚力。校园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党情、国情和校情为基础,充分联系教育实际,尤其要注重提升学校的精神内涵,使广大师生高度认同学校,认同学校的历史,进而爱校,并以学校为荣,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如果学校缺少了凝聚力,校园文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学校的各项政策也无从落实,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如何使师生产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使学校文化与学校的特质有机整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學校的凝聚力工程之一,是学校制定和实施的一项凝聚人心的重要内容。
3.高校校园文化认同教育是学校品牌战略建设的内容之一
学校品牌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校园文化、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美誉度,它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所形成的办学理念和社会知名度无不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结果,所以说,学校要铸就品牌就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系统的创建过程。同时,学校品牌还是学校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全校师生长期形成并得以传承的良好文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指南》在“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