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领导“减排世纪”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达国家对减排承担有最大的道义责任,中国则有最大的利益。从中国的利益出发,世界各国减排力度越大越好。中国需要说服发达国家带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本世纪的头十年已经成为历史。这十年人类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在对付地球暖化而采取“减排”(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不错,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环境峰会成果有限。西方许多媒体甚至表达出极度的失望,认为此会没有产生什么有意义的结果。但是,回首过去十年我们就能看到:人类在减排问题上的进步虽然有限,却是非常具有实质性的。在本世纪最初几年,对地球暖化是否存在、是否会对人类产生威胁等等还有着“官方疑问”。布什政府坚持地球暖化说缺乏科学证据,也一直拒绝在减排问题上承担责任。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基本认为减排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如今,奥巴马政府则试图在减排上扮演领导性角色,不仅许诺到2020年时减排17%,而且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一千亿美元的环境援助,使美国成为减排的强力支持者。《纽约时报》甚至称是奥巴马挽救了几乎破裂的哥本哈根谈判。中印等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愿意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在这方面的努力。现在大家都认定要减排,只是对谁该承担多少责任有重大争议而已。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了“减排世纪”。
  中国虽然还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无疑已经是世界大国,并正在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在减排问题上,中国必须成为“减排”的世界领袖。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不妨看一看中国在“减排”问题上复杂的国际责任。
  第一,从道义上说,解决地球暖化问题,发达国家必须承担主要责任。这不仅因为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实力和技术手段,更因为地球暖化是多年工业化积累的结果。这-工业化进程,在本世纪前完全是发达国家唱主角。换句话说,如今的地球暖化,是过去二百多年发达国家向大气倾倒垃圾所造成的。如今清理垃圾的责任,倾倒者不负责谁负责?
  第二,即使发达国家承担了责任,发展中国家不参与,减排也不可能。要知道,虽然发达国家要为过去负责,但展望未来,发达国家的排放将基本停止增长,并逐渐减少。未来对大气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部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是增排的主力。
  第三,在减排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最大的道义责任,但发展中国家则有最大的利益。伦敦经济学院Nicholas Stem受英国政府之邀对减排的经济影响的估计,属于目前最为缅的文献。其中的一个结论是:如果不立即采取减排措施,大气暖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首先打击的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则是最后受害的。道理很简单:对不减排所造成的初期环境损失,发达国家已经有比较好的防范。比如污染,在西方国家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空气和水的清洁度都在好转之中但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环境威胁则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的人口比美国密集数倍,对同样的排放量,中国要支付的健康代价要高得多,如果不加控制,污染将摧毁中国人的健康,并给经济背上巨大的医疗负担。
  另外,美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实际上比中国弱得多。美国全球布武,从中东到西非,从加拿大到南美,有着多元的石油供应,自己的沿海也有大量的石油储量,在危机时刻更容易挺过去。与此相对,中国进口石油,主要还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这种自己无法控制的海域,能源安全非常脆弱。
  即使到了地球暖化的中后期,面对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等等现象,发达国家也有较为充裕的资源应对。特别是美国,地理上占据了巨大优势。美国发达地区虽然也在沿海,但内陆宜居的土地广阔,经济中心相对比较分散,较能抵御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危机。欧洲十年前就指责美国凭借这样的地理优势作壁上观、让欧洲日本独担抑制地球暖化的大任。
  欧洲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单方面减排,也是有其自身之需。今天的中国应该看到欧洲人十多年前就看到的东西。中国的经济中心,则过分集中在沿海一带。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海平面上升面前几乎无法据守,沿海地带一旦失守,内陆则很难有发展的空间。
  基于这些理由,发达国家对减排承担有最大的道义责任,中国则有最大的利益。从中国的利益出发,世界各国减排力度越大越好。中国需要说服发达国家带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不能一味等着发达国家承担责任。毕竟,从利益上说,人家比我们等得起。所以,在减排的问题上,中国不能像过去那样被世界推着走,而要站出来拉着世界走。
其他文献
首座核电站投入正式运行,革命卫队发射新型导弹示威,第一架无人轰炸机“死亡使者”揭幕……近日动作频频的伊朗,在经历去年的选举骚乱后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不过,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经历了去年的选举之后,这个西方国家眼中的“邪恶国度”已经开始作出改变,《纽约客》记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伊朗。    今年夏初,走在德黑兰城外厄尔布尔士山里时,我遇到三位伊朗改革派“绿色运动”的成员。下午天气非常炎热,他们在小溪旁
汽车疾行。车窗的右边是一望无际的犹地亚沙漠,左边是蓝得吓人的死海。沙漠上平顶山起伏,寸草不生;死海却平静如镜,连一丝细小的水纹都没有。再远处的山,因为死海常年的蒸腾作用,在水雾里影影绰绰的,很不具象。  看起来一点生命的痕迹都没有。  很难想象就在那寸草不生的嶙峋山顶上,就是希律王当年奢华的行宫。这里是古犹太王国最后的堡垒马萨达,是罗马大军洗劫耶路撒冷之后,犹太人最后的避难所。  满目的景色都是枯
当压力接近,各种“死线(deadline)”袭来,很多人都会有紧张不安等情绪。不过通常情况下,这种紧张的状态并不构成疾病,相反作为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反而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当焦虑感过了界  但是对于有一群人来说,焦虑感逾越了安全的界限,并且开始持续半年以上地影响困扰生活的正常进行,这时候就需要倍加小心了。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他们心中充满了过度的、长久的、模糊的焦虑和担心。  换句
入世十年国人消费力调查  当我们纪念入世十周年时,中国已变成了全球商业的大市场。而WTO与普罗中国的关系,从最初的情感,最终建立在了商品上,汽车降价了吗?电影引进的开放程度到底有多大?它们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消费?相比起制度冲击,跨国交易在商业乃至文化层面对中国的改变要深入得多,通过各种途径,它们塑造了中国中产阶层的新式文化。然而在不可控制的各种力之下,我们曾经翘首以待的生活图景,曾经想象的洋
中国与西方自接触开始,彼此便有着各种稀奇古怪的认知,学术点说叫“迷思”,大到家国政治,小到衣食住行。这其中,关于《花花公子》的“迷思”尤其好玩。毕竟,《花花公子》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国。    中国和美国的“成人礼”    很不幸,《花花公子》在中国只是个传说,由于传说而变成妖魔,变成洪水猛兽。  《花花公子》被拒之国门,因为它是一本成人杂志。然而“成人”一词,在中国的涵义从来没有被明确界定过。在人们
开始,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非正常死亡!”在电话那头,陈晓兰这样告诉记者。  陈晓兰是上海一家医院的退休医生,十多年来不懈地与医疗腐败现象做斗争,成为2007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而陈所说的“他”,指的是同在医药行业打假者的同行高敬德,两人早在2006年就已相识。  11月初,“高敬德蹊跷身亡”的消息在网络中逐步流传。最初,陈晓兰认定高的死有隐情,并为此奔走试图去了解更多的“黑幕
“曹操墓”罗生门  安阳“曹操墓”自一出世,被陷入“挺”与“倒”的两端论战。随着8月的“反曹”大会以及闫沛东的出场,原本的学术质疑迅速升级到了“打假”的层面,但在沸沸扬扬之中,打假者反被打假,被打假的依旧未能说服公众,风暴中心的曹操墓反而离学术越来越远。    反曹大会    事实上,倪方六也只见过闫沛东一次。  8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以下简称“苏州论坛”)上,最被瞩目
据说《肉蒲团》这部书是清代戏剧家、小说家李渔写的。又听说法国的知识分子对李渔的这部游戏之作评价很高,赞其为“性的喜剧”。  在中国,有两种传统,一是不准谈性的传统,一是大拿性事开玩笑的传统。两种传统都很强大,也都为中国人所接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我的认为是,因为有禁锢,所以才有玩笑。或者说,能让性成为喜剧,正是因为它总是那么严肃。越是严肃的事,越能激发人们对其解构的欲望。笑是最淋漓尽致的解构效
10月17日,备受关注的围攻淘宝商城事件终于有了初步结果。当天上午,淘宝商城发布公告,宣布将2012年协议新签及续签延期,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也在当天下午的发布会上,宣称将投入19亿元打造消费者保障及客户成长扶持计划。对那些中小网店而言,最大的好处是保证金减半。  这不是淘宝遭遇第一次反抗,但却是淘宝的第一次低头。为什么?难道是商务部对此次发声产生的效果?或许有这个原因,但是在我看来,最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滕华涛还在为《失恋33天》谈投资。当时确定下来的只有男主角文章,文章推荐的女主角白百何尚在接受滕华涛漫长的考验。这部戏的本子是一个叫鲍鲸鲸的24岁小姑娘写的,它的最初形式是豆瓣上一则相当火爆的直播帖。一句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滕华涛打算开拍的这部片子都缺乏吸引人的要点—时下,中国商业片的成功标配是高成本、大制作和全明星阵容,而《失恋33天》却打算在每一个面上都反其道行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