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江姓源流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姓溯源
  
  江姓源自黄帝裔孙伯益之后,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姓嬴。伯益子三:长曰大廉,为秦、赵先祖;次曰若木,传费、徐;三曰思成,任夏的大理(管理司法),元仲十三代嬴济,助周武王伐纣有功, 爵封于江(今河南息县),传至嬴济十七代孙嬴贞,于周襄王廿九年(公元前623年),即楚穆王三年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溯源元仲为江姓始祖。
  江国亡后,部分后裔仍在老家河南,继续繁衍,至隋置淮阳郡,即今河南淮水以北的淮阳一带地区,为江姓淮阳郡望由来。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自河南光州率兵南下,平抚潮州、泉州骚乱,官兵就地安家,其中江姓后裔多称淮阳衍派。另一部分公族臣民由江(嬴)贞率领逃到齐,开基繁衍,至晋置济阳郡, 为江姓济阳郡望由来。正如福建惠安东园镇下按江氏家庙楹联所说:“辅夏赐爵姓,豫鲁乡亲原一脉;匡周封属国,济淮两系本同宗。”
  济阳衍派江景房为吴越国镇海节度使,居浙江衢州开化县封家镇,其五代孙江搞因官定居江西都昌(今湖口县),四传至江晔,子三:江万里、江万载、江万顷,系江姓始祖元仲110代孙,福建江姓尊为入闽始祖。《江氏大族谱》载:“百十世万里公,讳临,字子远,号古心,杰起都昌林塘,宋度宗朝累官左丞相,以峭直为太师贾似道所恶,出知福州,未及三载,去官归里……及元兵陷饶州,公曰大势不可为,吾当与国共存亡,率长子镐等家人百余投水尽节,诏赠太师益国公,谥文忠。”又“万顷公,讳伯,字子玉,号古崖,以南剑知州家居,亦在饶州城破被执,骂贼而死”。又“万载公,讳亿,字子凡,号古山,偕弟妇钱九娘(按:万顷妻),侄媳铎公妣邻氏十大娘及二子数侄等奉帝入闽”。入闽后万载子、侄居同安县汤报里,开基繁衍,今漳、泉江氏多属万里、万载后裔;钱氏和邱氏带领子孙居宁化石壁村,开基繁衍,今闽西粤东江氏多属万顷裔孙。
  江姓中还有来自翁姓的。翁姓入闽始祖翁轩,闽州(相当今福建全省)刺史,定居蒲田竹肃庄,十一世茂禧,宦居泉州,宋初十五世乾度,官郎中,子六均登进士,树大招风,一家分六姓(洪、江、翁、方、龚、汪),长子处厚,字伯起,号敦煌,分姓洪,居朱紫坊,宋建隆元年(960年)进士,授承议郎。次子处恭,字伯虔,号济阳,分姓江,居淮阳,宋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官泉州法曹。三子处易,字伯简,号盐官,仍姓翁,居竹肃庄, 与长兄处厚同榜进士,官剑南少尉。四子处朴,字伯淳,号河南,分姓方,居竹肃庄,宋开宝六年(973年)进士,官泉州法曹。五子处廉,字伯约,号武陵,分姓龚,居马栏,与四兄处朴同榜进士,官监察御史。六子处休,字伯容,号平阳,分姓汪,居东林,与二兄处恭同榜进士,韶州通判。由于六子齐显,人称“六桂腾芳”,乾度为“六桂”始祖,“六桂”典出泉州,泉州市有“六桂堂”联宗会,所属各县有分会,播迁海内外六姓联宗均称“六桂堂”。
  
  江姓渡台
  
  惠安江姓随郑成功入台。江美鳌,福建惠安城关前型村人,郑成功麾下龙骥将军,其子江日升,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解元,随父长期旅居台湾,以其所见所闻著《台湾外记》和《东平记略》。随郑入台的还有左虎卫将军江胜和左虎卫副将江篇等人。惠安江姓入台繁衍众多,其中江友杰派昭穆十世起“胤中际景,克承嘉谋,丕显前烈,宏图远大”。
  惠安辋川镇江姓。辋川镇下江村江姓人口1300多人,江氏祠堂始建于宋,明倭祸被毁后,在今址重建,坐西朝东,木石建筑。祠内匾额“淮阳流芳”,楹联曰:“南唐世德祖流光竹策昭垂俨若丰规如昨;有宋家声更悠远学宫崇祀赫然气象聿新”。说的是本村始祖原在金陵(今南京),为南唐礼部尚书,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灭南唐,流寓本村,开科发甲。惠安许多江姓由此播迁,民国初年,有江来成等东渡台湾。村里有“有宋朝散大夫江公神道”石碑,今移立于境主宫右侧。祠堂旁有明大将军诰命一品太夫人开凿三口“品”字井,井水清冽甘醇,至今仍为族人饮用。
  


  惠安东园镇江姓。东园镇是惠安主要侨乡,不仅徙居东南亚各国侨胞很多,而且到台、港、澳谋生,定居繁衍的也不少。下按村现有3000多人,绝大多数为江姓,居台近千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台湾宗亲江丕泉独资捐建霞里电厂,造福家乡。 1994年台胞江清秀独资捐建祠堂庭院及院门,额曰:“江山万里清”,联曰:“敦亲睦族;尊祖敬宗”。村里水泥硬化道路,汽车四通八达,多由港台宗亲江鸣鹄、江前熙、江文化等慷慨捐资。霞里江氏家庙, 1991年全面整修,费用百万元,绝大部分系台胞捐资。大宗祠坐北朝南,面向大海,有沿海大道经过。祠宇富丽堂皇,木石结构,硬山屋顶,大门额曰:“淮阳衍脉”、“江氏家庙”。冠头联曰:“霞彩缤纷辉祖德,里门奕世育英才。”“淮水分流绵世泽;岱山挺秀耀门楣。”两进三开门,中有天井两廊,后座为层楼。楼下大厅额曰“祖德流芳”,中祀六桂堂始祖遗像六幅,两旁联曰:“本固枝荣芬扬六姓,源深泽远德荫千春。”“入室有余香万卷金函身步月,传家无别物一枝银管梦生花。”楼上列祖列宗牌位,堂上悬挂进士、文魁各三匾,“镇国将军”匾更令人注目,系“敕授武翼都尉护理福建台湾水师协镇澎湖右营从三品江承安”。楹联有“春祀秋尝遵千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阳光村江姓800多人,早年也有很多居台,如江水生、江永其叔侄民国初期往台湾依宗亲当学徒,成家立业。近来每年都有台胞回村探亲,往来甚密。
  永定高头镇江姓聚居彰化员林镇等地。江万顷妻钱氏、媳妇邱氏带领子孙入宁化石壁村,子孙分徙粤东和福建龙岩、永定等县,清康熙时江涵和由永定迁至台湾彰化员林镇,嘉庆年间江国光由永定县高头镇移居台湾彰化员林镇三块厝(今镇兴里),建有治谋堂,为江姓族亲联络中心。永定江姓在康熙年间渡台的还有江淇臻、江玉山兄弟,乾隆年间渡台的还有江汉渝(高头镇人)、江华芳等,江庆玉垦殖台北县八里乡八宝树,江元庆入垦台北。各衍派各有昭穆,江淇臻派十四世起“琪九应连、钦敬金化。新元吉瑞、圣贞祥麟。乾泰文凤、和宗增振”。江玉山派昭穆一世起“玉纯创连添祯,邱锦世绩长亭。进德修业亦继,兴宗辅国昌荣”。高头镇东山四房迁台江晋庸派昭穆,廿四世起“天生木松梅秋季,万年树枝棋茂盛。东西日月照景明,乾坤振上立业成。祯英继汉相文武,双登钦玉连士宝。山亩分塘益鉴开,良田云水泉源来,金银赐祖广进财”。又四房迁台江敬钦派,聚居新竹、桃园等地,十九世起昭穆“敬宏生台、天文永成万世勋,宗荣祖耀、全家庆宪瑞祥云”。又北山房迁台江盛伍派,十九世起昭穆“伍进喜长生,居家庆光荣,济阳传派远,千载仰芳名”。又北山迁台江常瑞派,廿世起昭穆“常鼎日双山清财,登贵海秀业统成”。
  


  平和县江肇元裔孙多批渡台。元末明初,永定高头镇江肇元(江元仲 117代孙)迁至平和县大溪镇江寨村开基,子孙先后多批渡台。20世纪40年代,其居台子孙,年年清明节都派代表回大陆祭祖谒灵。乾隆中期,平和大溪镇又有江树元子江士印、江士香、江士根三兄弟迁居桃园县,随后族亲接踵而来,他们带大溪三宝—铸鼎、制米粉、做豆干入台,技术上乘,经营有方,兴旺发达,不忘祖宗福庇,在桃园聚居地亦名大溪镇。江树派十五世起昭穆:“宗支衍庆长,跃宫称帝德,祖恩万载扬”。江东兴、刘魏娘夫妇于乾隆九年(1744年)领五子(讲、晓、礼、调、亲)移居台湾彰化县,繁衍镇兴里、南东里、源圳里等地。江瑞玉(朝云)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挈眷渡海,卜居今台中市北屯区七张犁开族,其七世起昭穆“中九明隐,流廷维惠,朝中大振,乾道永连,与传广世,毓秀欣然”。
  诏安县季篆乡江姓迁台。平和大溪镇江姓播迁毗邻的诏安县季篆乡埔坪堡,江四十六郎渡台繁衍,十一世起昭穆“世永文兴章上国,德长诗礼成大家,流传万载千秋盛,芳名后世再排加”。又二都江士派,十二世起昭穆“士世应明时,朝廷万选奇,懋修光祖德,建立振鸿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目的:依据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的基础上,研制樱花素国家标准样品。方法:以中药毛